第(1/3)頁 侍衛的話,令在場中人皆沸騰了。 金城的韓遂和馬騰在涼州是什么樣的存在? 跟董卓當年在涼州一樣,都是天花板級別的。 韓遂反叛多年,最強盛的時候擁兵不下十余萬,便是先帝孝靈皇帝,也拿他無可奈何……說句不好聽的,當年韓遂直出三輔,兵進司隸之時,大漢朝廷的根基險些就被他動搖了。 就算是馬、韓這樣的強軍已經不復昔日全盛之時,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論及戰力,在座的這二十四家軍閥和馬、韓兩家還真就是不在一個層級上。 眾人交頭接耳,開始私下議論紛紛。 劉琦面色不變,但卻并沒有出聲。 他的腦海中在飛速的運轉著。 別看馬騰和韓遂目下在涼州只是盤踞在一個郡內,但論軍事力量,他們兩個人和荊州應該算是同一個水平線上的……或者說是在荊州軍之上,也不為過。 他們麾下都是常年在邊郡能征慣戰的強兵,一個個都是從刀口上淌著血走過來的,戰力絕對不低。 這樣的勢力,劉琦從來都沒想過自己可以拉攏的了他們。 可如今他們為何會自掉身價,前來軍前為己方效力? 一旁的法正漫步到劉琦身后,輕咳一聲低聲提醒他:“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待見過他們派來的人之后,再細思不遲。” 劉琦聽到這方才恍然,他緩緩地放下了手中歃血要用的刀:“諸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金城韓文約和馬壽成派人來與我等會盟,這人是該見還是不該見?盟是會得還是會不得?” 劉琦之所以這么一問,是因為馬騰和韓遂的身份特殊,畢竟他們曾經都是朝廷的反賊,若是自己毫不顧忌的就讓他們的人進來與自己會盟,回頭傳出去,多少有些不好聽,影響他荊楚劉郎的聲名。 考慮到這一個層面,劉琦決定將皮球提踢還給在場的這些來與他會盟的羌帥和豪強。 涼州之地,常年叛亂四起,很多羌族都是叛了安撫,撫完再叛,根本沒有什么道義忠貞可言。 邊郡人的道德觀念和中原人是不一樣的,在他們眼中,兵馬的強盛有時候比忠貞義理更為實用。 戎邑的大豪強楊鋒站了出來,高聲道:“為什么不見?韓文約、馬壽成可是當年執兵能與董卓、皇甫義真正面交鋒的人物,他們起事之時,朝廷的兵將幾番征討也不能徹底剿滅他們,如今他們肯響應號召,與我們共同起事,無異于如虎添翼!有這樣的盟友相助,我等勝董賊必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