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論及軍機,董旻比李傕和徐榮差上太多,怎奈他身份最高,就算是他說的不對,二人也要以他為尊。 “將軍休惱,此番前來襲我軍者,并非韓遂之眾。” “不是那賊?”董旻的表情頗顯愕然:“那是何人?” 李傕在一旁道:“將軍有所不知,我等在離開漢陽郡后,軍中哨探曾向我稟報,說是剛剛奪取漢中郡的劉琦,帶領數萬荊州兵士,在祁山腳下安營扎寨,據說其眾方一出祁山,就奪取了冀縣、上邽等數個縣城落腳,大有蠶食隴西諸郡之意。” 徐榮附和道:“稚然與我不謀而合,今夜前來試探的兵將,定是荊州軍無疑。” “荊州軍?”董旻先是愣了一會,緊接著心中驟然生出了幾分歡喜之情。 本以為不能建功以賺軍威,誰曾想荊州軍居然會突然在這個節骨眼來到了涼州? 這豈不是天賜其便? 董旻原先不曾與荊州軍打過交道,故而他不是很瞧得上荊州軍,畢竟在他的眼中,南軍的戰力與他麾下的北方軍卒相比,可謂是有天壤之別的。 至于當初護君聯盟上雒護君,胡軫兵敗被殺,在董旻看來,應該都是孫堅軍的功勞,荊州軍充其量只不過算是孫堅軍的幫襯而已……在他看來,若是由荊州軍自己獨戰胡軫,怕是早就被胡軫軍殘殺殆盡了。 經過了一番認真地思考后,董旻方道:“劉琦兵出祁山,其意乃是想奪取隴西諸郡,可涼州諸郡乃我軍后方,更是昔日家兄發展勢力之所在,是何等的重要?一旦讓劉琦得逞,我等在長安,就成了被包夾之勢,其勢甚危矣!當此關鍵時節,我不能回長安,當速速率兵回返涼州,消滅劉家郎!” 李傕和徐榮卻不是這么想的。 徐榮言道:“將軍不必心急,荊州軍雖然兵出祁山,然終歸根基尚淺,涼州各郡有諸多勢力,叛羌遍地,哪里是南軍輕易可站住腳跟的?咱們只管回長安,待面見相國之后,再聽相國吩咐不遲。” 董旻此刻只是一心想要拿荊州軍立功,哪里還會顧忌這些? “若是等到回長安,那就晚了!當初這個劉伯瑜,便是一手串聯成護君聯盟之人,其雖然年輕,但這些年卻屢立功勛,劉表平荊南,敗袁術,收南陽、漢中皆賴此子,你們焉敢斷言他拿不下涼州?” 李傕言道:“只是沒有相國軍令,我等私自回軍涼州鏖戰,恐軍法不容。”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何況我兄長此刻在長安收拾劉寵并一眾叛亂之臣,已是無暇他顧,哪里還能看的住涼州這面?李蒙、王方、段煨等人已經引大軍回轉,咱們三部兵馬輕裝簡行,回師破劉琦只在旦夕之間,這還有什么可猶豫的!” 董旻幾番勸二人與他一同回兵,但李、徐二人只是不從。 董旻無奈之下,只能隨二人繼續東向。 但荊州軍很明顯沒打算放過他們…… 又過了兩日,甘寧再次出招,派兵襲擊了李傕的營寨! 但李傕的本事并不比徐榮弱,足可堪稱涼州第一將,甘寧也不敢強攻其寨,只是仿效騷擾徐榮一樣營寨那樣,騷擾片刻之后便立刻撤退了…… 后來,甘寧又悄悄襲擊了董旻的營寨,不過也是猶如隔靴搔癢,不值一哂。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