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劉琦在武都郡大致了解了一番后,當即決定這個地方暫時不需要過多的發展,只需在此建立關口,作為漢中郡和涼州境內的一個前線的軍事基地便可。 在這個年代,生產力委實是太過有限,即使是穿越者,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開墾出來的。 劉琦左思右想之下,決定任命吳懿為武都郡守。 吳懿眼下在劉琦軍中,任別部司馬,如今被驟然提拔為兩千石的武都郡守,按道理應該高興才是。 但事實證明,吳懿寧肯當別部司馬,也不想留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 他急急忙忙地去找劉琦求情,一把鼻涕一把淚。 “府君若是想殺吳某,便直接一刀砍了我吧,何必這般折磨于我?”吳懿擦著眼淚,仿佛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一樣。 “憋回去!” 劉琦皺起眉頭,一聲怒叱:“再哭信不信我砍了你!” 吳懿聞言不得不將眼淚擦干。 “吳子遠,我將你遷為一郡太守,秩俸兩千石,你不謝我,反倒是跑到我面前來推三阻四,你讓我日后如何管理諸人?” 吳懿聽了這話,嘆息道:“府君,武都雖為一郡,但這地方委實是個鳥不拉屎的地界,整個郡中人口不過萬戶,還不及中原一縣之地,且大多是些羌、氐之人,猶如絕境,府君將我扔在這,豈不事視我若同棄子?吳懿甘愿為一馬前卒,替府君北伐關中,鏟除董賊……我寧愿戰死在呂布,李傕等人的馬前,也不想在這偏僻之地困守一世,做那棄子!” 劉琦聞言,嘴角浮出一絲笑意。 “吳子遠,我這是在提拔于你,難道你真的看不出來么?” 吳懿搖了搖頭,道:“看不出來?” 劉琦啞然失笑:“你可知曉,我荊州有一屯田之策?” 吳懿在襄陽也居住了很久,自然是知曉荊州的屯田。 “吳某自然知曉屯田之政。” 劉琦淡淡道:“我荊州的屯田之政,皆設于境邊,其一荊南,由我兄長劉磐主持,其二為柴桑之地,由劉繇代為主持,其三為南陽郡新野周邊,由我親自主持……請問這三處地界,哪一處是我荊楚棄境?我、劉磐、劉繇,哪一個又不是兩千石的官身?” “武都郡乃是漢中通往涼州的屏障,眼下算是我西南邊的一線陣地,我將這里交給你,且屯且守,是對你的信任,日后但有功績,汝在我荊州軍中,便可青云直上,難道你品不出這當中的意味?” 吳懿聽到這,似稍稍開了竅:“府君是讓吳某屯墾戍邊?可、可這武都四野荒蕪,沒有人啊。” 劉琦冷冷地道:“武都郡沒有人,漢陽郡有沒有人?金城郡有沒有人?隴西郡有沒有人?南安郡有沒有人?我這次兵出祁山是為了什么,難道你還不清楚?待我出了祁山之后,將涼州這趟水攪渾,皆時涼州兵亂,民戶南下,羌氐之人亦有可能乘亂轉移,屆時就要靠你在武都郡,掐住咽喉,且屯且守,招收流民,屯田戍邊,在這前線,替我漢中郡和東三郡,建立一個堅固的屏障堡壘,你可明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