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百里之外,一支彪悍的軍馬正以疾行軍的速度飛快的向著長安快速挺進著。 毫無疑問,這支兵馬,就是董卓的西涼軍。 在天下諸軍之中,能夠夜行的如此迅速的軍隊,除了董卓軍之外,暫時還真找不出第二家。 夜行軍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在那個沒有告訴公路,沒有路燈的年代,僅僅只是靠著火把行軍,難度跟閉著眼睛跑步的區(qū)別真心不是很大。 想當年,董卓剛?cè)膂藐栔畷r,靠的就是這種日行三百里的疾風般的速度,搶占了先機,在朝中大多數(shù)人還沒反應過味的情況下,殺入了雒陽城一舉制霸。 而如今,亦是如此。 董卓此番回軍,為了加快速度,亦是不能帶領大隊人馬行進。 故而西涼兵便輕裝簡行,先調(diào)遣了最為精銳的西涼鐵騎和并州狼騎兩萬人,日夜不停的向著長安進軍。 其實法正當初給劉琦的諫言不錯,董卓這一次西征韓遂,確實是他事先安排好的一個局。 董卓和韓遂,馬騰并沒有真打,相反的,董卓自打到了長安之后,便一直在派人暗中聯(lián)絡兩人,積極的招收二人到其麾下。 董卓當年與韓遂之間,彼此交戰(zhàn),恩仇頗多…… 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講,董卓這個人的心胸也還是有的,即使當年他與韓遂之間人腦子打成狗腦子,但時至今日他還是渴望能夠?qū)㈨n遂收于麾下。 這一次,他以‘將軍之職’作為誘餌,來作為交換籌碼,讓韓遂和馬騰來配合自己演戲。 韓遂當年也是著名于西州的俊杰人物,亦是涼州金城本地的知名人士,歷任金城郡守但凡到任,都需征辟他韓家之人為臂膀,可謂門庭顯赫。 有這樣的家族作為基石,其實韓遂是不想反的。 但沒有辦法,當年陰差陽錯之下,時任金城從事的韓遂被北宮伯玉劫持,成為了叛軍的一員,后來隨著羌叛的勢力越大,韓遂的反名愈高,他也就逐漸無法回頭。 韓遂無奈之下也只能叛逆,甚至因此,他連名字都從韓約改成了韓遂,為的就是能夠不有辱家門,同時也是間接的告訴世人,他的反叛乃是無奈往之,并非其本意。 如今董卓肯敕封其為將軍,這對韓遂來說,自然是一個天大的證清之機,他當然不會錯過。 于是,韓遂和馬騰舉兵,和董卓在隴西諸郡,上演了這么一場大戲。 而董卓上演這場大戲的主要原因,就是要借此機會,將長安中那股一直潛藏的暗流引誘出來,然后再連根拔起,徹底消滅! 他已經(jīng)受夠了朝堂之中,那些在他背后搞小動作的世家中人。 有什么恩怨,咱們借著這個機會,光明正大的決一死戰(zhàn)!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