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如此一來,他們的戰略意圖和董卓目下的戰略意圖就有所沖撞了。 雙方的兵馬這段時間在略陽道、白石山、襄武附近發生了不少的沖突,戰亂規模不斷擴大,最終引得韓遂和馬騰親自領兵東向南下,前來涼州東部駐扎。 韓遂這老對手動了,董卓自然不能再多清閑,畢竟此獠的厲害,他心中還是非常清楚的。 于是,董卓召集包括李傕,郭汜,樊稠,李蒙,王方等重要軍部,開始西向,他久違的從郿塢離開,親自出征,前往涼州去與韓,馬二賊談判。 談不攏,就打! 現在的董卓勢力早已不比當年,對他而言,若是韓遂這賊子肯降服自然最好,若是他不肯降服,則隴西之地,便是他的埋骨之所! 董卓一動,正所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整個長安城的諸軍勢力,便都在發生著變化。 因為董卓一動,西涼軍各部,包括以呂布為首的軍部,就都開始向西移動,一旦發生大戰,西涼軍就將發動全面進攻,對韓遂和馬騰發動毀滅性的打擊。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更何況在董卓的心中,韓遂這個賊子的分量可遠遠的不是兔子,至少也算是一只狐貍。 董卓用了全力,那就代表著長安目下的守備就會稀松。 果不其然,王允寫給劉寵的書信中明確說明,眼下西涼軍和并州軍的主要將軍都隨董卓西向移動,呂布、李傕、郭汜等主要將領皆不在長安,長安城只有一支并州軍偏師鎮守。 劉寵得知這個消息之后,很是開心,當下便見他找來了黃忠和荀攸,向他們二人陳述了王允所言之事。 “如今長安城中,王允,士孫瑞等人愿意里應外合,迎接我等進入長安,此乃千載難逢之機,咱們不能錯過,我意兵發長安護駕,迎圣駕入荊州,二位以為如何?” 荀攸皺著眉頭,思慮了片刻,道:“事是好事,然此事看著好似沒什么兇險,當中一旦有事,恐陷入萬劫不復之地,需知董卓麾下的兵馬極多,且皆為大漢最精銳的雄師,天下無人可敵,我等一旦身陷長安,恐有覆滅之險?!? 劉寵不滿道:“公達未免太過小心,如此行事,豈不錯失良機!” 黃忠在一旁道:“請問陳王,負責鎮守長安的將領是何人?” 陳王不以為意地道:“好像是一個什么并州軍的偏軍主將,叫什么張遼的,無名之輩,不足掛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