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笑呵呵地轉移話題道:“景升公,前番蔡昭姬奉命,親自押送《漢書》和《漢記》的諸多樣本前往漢中與伯瑜驗看,此事可是出自公之授意也?” 劉表又泯了口酒,道:“其實已經是由諸多大賢撰寫的《漢書》和《漢記》,又何須伯瑜驗看,只是蔡從事堅持此兩書乃是由伯瑜牽頭定制,還是要由他過目才符合規矩,其言之鑿鑿,老夫實在拗不過她,便權且應之。” 司馬徽捋著須子笑道:“其實昭姬此言,也并無不對,畢竟漢書的大綱,皆出自伯瑜之首,特別是《黨錮傳》《烈女傳》《文苑傳》《獨行傳》《方術傳》等等,實乃亙古未見,才思奇敏也。” 劉表見自己的兒子被司馬徽這般夸贊,心中很是得意,他捋著須子哈哈樂道:“區區小道而已,德操切莫這般夸贊于他。” 龐德公則是笑道:“其實,讓昭姬攜著《漢書》《漢記》前往漢中于伯瑜過目,這件事在老夫看來非常可行,畢竟伯瑜見識不俗,若由他校看兩書,指出當中不足和疏漏,必有精妙之言……只是伯瑜目下剛剛平定漢中郡,雜事也多,若是要通讀那些書卷,會不會有些操勞了。” 劉表肯定地道:“這一點,尚長公盡管放心,老夫曾對蔡從事言,《漢書》《漢記》只需讓伯瑜大致粗略一觀便是,必然不會讓伯瑜過于分散心神。” 龐德公和司馬徽彼此相互對視著一眼,滿意的點了點頭。 …… 漢中郡署,書房內。 “父親讓我必須要把所有的成稿通讀一遍?還得仔細的讀?”劉琦皺眉道:“他不知道我很忙么?” 蔡琰很是認真地點了點頭:“《漢記》和《漢書》都是府君你牽頭編纂的,《列女傳》《黨錮傳》《方士傳》等傳記亦是你的主意,必須要由你仔細通讀,然后挑出當中的不足之處,方可繼續成書,這可是劉荊州的嚴令。” 劉琦臉上的肌肉抽了抽……劉表現在心里這么沒有逼數么?他不知道他親兒子我現在正在外面開疆拓土,卻還要讓我兼職給他當審讀? 也不知道這個爹是怎么混的! 想到這,卻見劉琦長嘆口氣,伸手撫著自己的額頭,道:“看來,我最近必須要一直熬夜了。” 蔡琰站起身,笑道:“不妨事,我陪著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