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罷,便聽法正笑呵呵地道:“劉焉功利心甚重,到了蜀中不修德政,先行強迫各方歸順,以強壓人,至使蜀中法度混亂不堪,若想整頓此弊政,當先理強,后理弱,理強為力行法治,限打蜀中專權自恣者,理弱乃是扶持黔首,飲水灌溉,在益州平原上發展農耕,行法教化和一,法理并用,威德并行,以訓章明法,勸善黜惡,方能使蜀中安泰。” 蔡琰頗為驚訝地看著法正,驚道:“此些理論與我經學世家中人所秉持之道,大不相同,先生何許身份,竟敢出此言也?” 法正微微一笑,擺手未言。 反倒是一旁的孟達替他說話道:“蔡大家有所不知,我這位好友,乃是玄德先生之孫也。” 蔡琰聞言大感驚奇。 所謂的玄德先生,指的乃是扶風郡的名士法真,其人于諸子百家和讖緯之學造詣極高,乃是三輔名士,其人在四年前才剛剛去世,享年八十八歲。 法真的名字,饒是蔡琰也如雷貫耳。 她驚訝的看向孟達,奇道:“先生莫不是誆騙蔡琰?” 孟達似是很滿意美女的驚訝模樣,得意洋洋的道:“此等大事,如何能隨意就騙的?” 他那副樣子,仿佛他眼下吹噓的并不是法正的爺爺,而是他自己的親祖宗一樣。 蔡琰見孟達的樣子不似作偽,遂奇道:“法先生既然乃是名士之后,那便是正統的經學世家子弟出身,憑你的出身和家室,只要能夠在扶風郡弄到通行符傳,入住各地的驛館想來也不是什么難事?為何卻要住在這寒門子弟扎堆的義舍?” 法正笑呵呵地道:“我雖能住驛館……這義舍,我亦是頭一次聽聞,原先從未見過,故而心中好奇,特來一觀。” 蔡琰恍然道:“原來如此,想不到法先生倒也是好興致……只是先生既是扶風郡的大族,如何會來了蜀中?” 法正和孟達相互對視一眼,接著皆無奈地苦笑搖頭。 其實原因很簡單,不過是因為董卓在關中三輔等地搜牢過甚,強行斂財,動不動還殺人,眼下關中之地已經猶如一火坑一般,恨不能將當中的人全都生生烤死,法正和孟達這是代表家族,先行往漢中探路,意欲探明事情之后,舉家遷移,來益州避禍的。 知曉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蔡琰心中泛起一絲對父親蔡邕處境的擔憂。 卻見她轉頭看向文聘,道:“文府君,這兩位先生乃是三輔之大才,可讓他們隨我們一同前往南鄭,引薦于劉君,想來必可為大功一件。” 若是換成文聘自己碰見這兩個人,就憑法正適才處理事情的方法,別說是將他引薦給劉琦,文聘連搭理都不會搭理他的。 只是如今既然有蔡琰力捧,那文聘也不好不給蔡大家面子,于是便點頭答應了下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