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是擺明了送一份功勞給甘寧。 劉琦露出了滿意的神色:“子義不欺我,任降將而成大功,定會得旁人相嫉,但我必須要這般用甘興霸?!? 太史慈若有所悟地道:“府君這般行事,可是做給荊州人看的?” 劉琦很是鄭重地搖頭:“非也,某此為乃是做給益州人看的。” 太史慈一時半刻似是有些沒太理解上去,認真琢磨了許久之后,方才恍然。 難怪了。 劉琦這般做法,確實不是給荊州人看,而是給益州人看。 從益州叛逃至荊州之人,皆可得此厚待,這是攻心。 這就是劉琦要給益州人看的東西。 世人有一說辭為‘殺雞儆猴?!? 殊不知‘喂雞亦可引猴?!? …… 次日,甘寧率領麾下三千降兵,先行往白帝城進發(fā),劉琦另派遣黃忠、太史慈分別率領兩營兵馬緊隨其后,以壯聲勢。 三千兵馬之后,是三萬精銳。 白帝城的守軍亦不過是江關分支,不足兩千之眾。 面對荊州軍這般聲勢,白帝城的蜀軍自然不敢與之強戰(zhàn)。 乃降。 時隔一日,江關之內(nèi),劉琦與荀攸開始探討關于江關的防守策略。 從這一刻起,江關從益州的門戶變成了秭歸的門戶。 “魚復與關頭,實為益州禍福之門,今二門悉開,堅城皆下?!避髫虝旱南铝艘粋€評語。 “應留多少人駐守?”劉琦反問道。 “嗯……”這一點荀攸倒是犯了難。 魚復之地,對于益州人來說,猶如門戶,自當如劉焉一般,派遣嚴鏞這樣的名將率領重兵駐守,但眼下對于荊州人來說,這里屬于一個踏板,但一時半刻能不能用上,還在兩說之間。 劉琦馬上還要去漢中,卻不知漢中諸事是否順利。 多留兵,恐不劃算。 可若是留少了兵將,也未免無用。 少時,卻聽荀攸斟酌了好久之后,方道:“留兵七千當可?!? 劉琦聽了這話不由笑了。 歷史上的曹操,在合肥這處戰(zhàn)略要地上,為了鉗制東吳,留下了著名的大將張遼……同時也留下了七千人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