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嚴鏞非常惋惜的看著不遠處率兵與己方廝殺的甘寧,心中不知不覺間,居然升起了惋惜之情。 可惜這樣既有勇武又有將才的年輕俊杰,卻是沒有走上正道,反倒是成了益州的叛逆。 兩方的士兵在不停的交鋒,雖然甘寧麾下的直屬兵將只有三千,但嚴鏞手下的兵士畢竟才剛剛才在江關上經歷一場生死大戰,很多士兵不但體力耗盡,且還受了傷,而奪下關隘的心理壓力也伴隨著每一個人,讓他們倍感焦慮。 論及戰力,江關的士兵們絕對不可能比甘寧麾下這些士卒的戰力低,但論及戰意,眼下兩軍就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了。 更何況后方還會有荊州軍的士兵隨時趕上來,一旦荊州軍趕到和甘寧手下的士兵兩面夾擊,則這些江關的士兵則是再無生路。 與此同時,劉琦和太史慈率領水軍從水道突破了浮門,并沖進了關內的平原之內。 江關城頭上已經被黃忠掃平,嚴鏞敗逃,關內的形勢對于劉琦來說已經等同于盡在掌握之內,完全不必過分擔憂。 于是,他留下魏延等人在江關內輔佐黃忠繼續穩固城池,劉琦則是和太史慈率兵從江關西面而出,去追趕嚴鏞。 行軍的路上,太史慈一邊催促行軍,一邊問劉琦:“府君,追擊嚴鏞,府君是要死的要活的?” 這番話可謂是問的相當有水平,也說明了太史慈的心思稠密和思想之遠。 嚴鏞的弟弟是嚴顏,嚴顏目下和賈龍合兵在漢中,都屬于是劉琦的附庸,嚴鏞雖然因為這一點與嚴顏斷絕了關系,但就嚴顏的心理層面來說,他可未必會舍棄與嚴鏞的關系。 所以,眼下嚴鏞的存在與否,就顯得極其微妙了。 劉琦若是殺了嚴鏞,在嚴顏那邊勢必無法解釋,就算是能解釋的清,也容易在彼此間留下隔閡,畢竟嚴顏和賈龍在漢中,都有一定的自主權,并不完全算是山陽劉氏的部下,他現在若是與嚴顏之間產生了間隙,一旦日后賈龍有脫離荊州軍在蜀中自立的意思,那嚴顏作為賈龍的副手,在這當中就會起到極為巨大的作用。 所以就目下的形勢而言,劉琦多少要顧慮到一些嚴顏的感受。 若是不殺嚴鏞,那就存在著活捉和放走兩條路。 可活捉嚴鏞,萬一嚴鏞不降,怎么辦? 當眾斬殺,那和一開始在戰場上將他殺死,又有什么區別呢? 但嚴鏞若是不降,而劉琦又不殺他,將他送往嚴顏那里…… 且先不說嚴顏能不能處理好這當中的關系,單憑此一舉,便不利于劉琦日后在三軍將士中立威。 經過一番思量之后,劉琦最終下定了決心…… “還是把他放走吧?!眲㈢贿吽玉R鞭子,一邊對太史慈吩咐道。 太史慈的表情沒有任何的意外,很是欣然的接受了劉琦的吩咐。 “府君放心,慈知曉當如何做了?!? 很快,一行兵馬便趕到了江關之西與白底城之間的山坡處,正遇見甘寧等一眾益州叛兵正在與嚴鏞展開激烈的廝殺。 劉琦稍稍一琢磨,便想通了當中的關鍵。 應該是嚴鏞想要去往白帝城固守,然后在這里遇見了甘寧一眾,故而雙方展開廝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