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三萬余兵壯自西而出直奔著益州川口而走,前往益州和荊州的交界處,去迎接從蜀郡奔逃而出的甘寧,沈彌,婁發等一行益州叛兵。 劉琦在外征伐期間,荊州內負責策反甘寧等一眾的人是劉闔,他是劉表的堂弟,亦是劉琦之叔,乃是山陽劉氏本家宗族之人。 此番去益州口接甘寧,劉琦便問劉表借用了劉闔,用他來與蜀中的甘寧做接洽。 劉闔乃是劉琦之叔,同為山陽劉氏一族,劉琦與他的關系相比別人多少還會更顯親近一些。 路上,劉琦有始向劉闔詢問一些關于甘寧的事宜。 “族叔,關于當初策反蜀郡郡丞甘寧之事,小侄兒有些不解之處,想向族叔請教,不知族叔可否替侄兒解惑?” 劉闔騎馬漫步在劉琦身邊,聞言呵呵一笑,捋著胡須道:“伯瑜有何想問的?但講無妨?!? 劉琦在的盧上,沖著劉闔一禮,遂詢問道:“敢問族叔,當初嚴君請叔叔招降甘寧,用其為內應牽制劉焉,可蜀郡離我南郡甚遠,不知族叔是通過何種渠道聯系到甘寧的?” 劉闔爽朗笑道:“其實也不難,景升兄自到荊州后,便一直在南部各郡組建探軍,這些精探遍布南方各郡各縣,以商賈身份為遮掩,平日里亦往來運輸通商,益州與我荊州目下雖為敵對,但亦需通商荊南方可發展,故江關之地,僅防兵將,不防商旅,其實我荊州亦是一樣?!? 劉琦輕輕的一挑眉,心中略有恍然。 這年頭生產力底下,各地所產的物資并不相同,能夠以一定的物資而全面的供養其地之民,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青州產紙蜀中產錦等等。 所以,不論諸侯們之間再打的厲害,一般也不會遏制通商,畢竟一旦商道受阻,那先死的,或許就是自己。 劉琦暗中以樊氏的名義成立了商鋪,用之以為臂助,而劉表亦沒有閑著,他似乎也再做著同樣的事情。 想來其他的牧守亦是一樣。 看起來,大家誰也不傻,都知道怎么做才能夠利益最大化。 “如此說來,想要與甘寧進行溝通,似乎并不困難了?” 劉闔道:“雖路途遙遠,但卻并不妨礙兩方通聯?!? 劉琦這才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又問道:“眼下甘寧正在何處?” 一開始,劉表并不打算搭理已經從蜀郡敗逃沒有利用價值的甘寧,但經過了劉琦的一番勸導,他最終改變了主意,讓劉闔重新與甘寧建立了聯系。 劉闔似乎早就料到劉琦會有此一問,遂道:“賢侄兒,可否暫時歇馬?咱們去道路邊休息休息,我指給你看?!? “自是可以的?!? 劉琦遂命三軍駐步,然后翻身下馬,邀請劉闔一同來到道邊的一顆大樹之下。 劉闔從袖中取出了一張小小的皮圖,在草地上展開,然后請劉琦觀瞧。 “伯瑜,我們的兵馬目下已經行進到了秭歸,若是再繼續向西,就算是進入了益州的地界了。” 說罷,他又順手沿著長江主流水道,順著水流往益州境內比劃…… “益州和荊州河道的交界處乃是漁復,再往深入走,便是白帝城,那里臨近江關,乃是由蜀中名將嚴鏞鎮守,此人乃是江關都尉,秩比兩千石,算是劉焉手下屈指可數的戰將。” “嚴鏞……”劉琦伸手揉了揉眉頭,嘆道:“是嚴顏的兄長吧?亦是巴郡嚴家的家公。” “不錯,雖然嚴家因為嚴顏之事,目下不得劉焉信任,但嚴鏞鎮守江關數載,在關內極有人望,甚得軍心,更兼江關之地,乃是東西相連的重要關卡,故而劉焉亦不敢輕易廢之?!? 劉琦點了點頭,道:“甘寧現在何處?” 劉闔笑道:“甘寧此人,確實不是等閑之輩,他與沈彌,婁發集麾下敗兵三千余眾,順水路之下,沿江直行,竟然是順江連續突破內江,資陽等地,如今已是進入了巴郡地界?!? “巴郡?”劉琦不敢相信地道:“蜀郡乃是川蜀腹地,近鄰廣漢郡,若要奔著蜀東的巴郡而走,沿途可謂關隘重重,甘寧也不是神仙,他只有三千兵馬,如何能不被擒拿而至此地?劉焉難道是蠢的不成?” 劉闔慢悠悠地道:“不是劉焉無能,而是甘寧這人確實有幾分本事,他從蜀郡奔逃出來之后,并沒有著急東向,而是先行南下,從青衣道進入了南安?!? 劉琦低下頭,仔細地去觀察劉闔的那副皮圖,半晌之后似乎恍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