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蔡覓將頭探過去,在他的唇上用力地親了一下,笑道:“光是在這些事上厲害了,真正要解決的事卻還是沒解決。” 劉琦微笑道:“該解決的時候自然是會解決的,阿姐又何必著急于一時呢?” 二人溫存了一會后,蔡覓方才穿衣起身,劉琦則是斜靠在軟塌上,看著蔡覓光潔白凈的背脊,嘴角一直掛著笑意。 少時,卻聽他突然說道:“我過幾日,想回襄陽一趟,與德珪談些事情。” 蔡覓剛剛將一件深衣披于身上,聽到這話后,動作不由停頓了下來。 她頗有些猶豫地轉頭看向劉琦,美眸仔細地打量了他良久,方道:“前番德珪從南陽郡返回襄陽時,我與他見了一面才來的新野,他那話里話外之間,盡是對你的推崇之意……你們倆的關系,何時變的這般好了?” 劉琦長長地抻了個懶腰,笑道:“我是他姐丈,他是我小舅子,我倆之間的關系好,不是很正常的么?” 蔡覓轉過身坐在床榻邊,趴在劉琦的腿上,媚笑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二人何時關系變的這般好?到底是因為什么?” 劉琦隨意的聳了聳肩膀,道:“其實倒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不過是因為我前番曾答應了德珪,讓你蔡家的勢力入駐往南陽郡來。” 蔡覓聽了劉琦的話,美眸一下子瞪的渾圓。 她萬萬沒有想到,劉琦居然答應讓蔡家入駐南陽郡。 其實蔡覓并不愚蠢,相反的還很是精明,他知道劉氏父子自打進入南郡之后,和當地大族之間一直都是一個彼此制衡的狀態,表面上君臣相輔,同保荊州,但實則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在彼此相互利用。 既然是互相利用,那誰的勢力過度發展,與對方而言便都不算是一件好事。 至少以劉琦的角度而言,他應該是不會希望蔡家的力量過于強大,這一點蔡覓心知肚明。 蔡覓疑惑地看著劉琦,嫵媚的眼眸中盡是疑慮之色。 “少郎君該不是在試探姐姐吧?” 劉琦伸手揉了揉她的臉頰,笑道:“你是我的妻子,我試探你作甚?這事我早就與德珪商議好了,引你蔡氏入南陽郡站立根腳,協助我統管南陽郡士族,這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難道我有自家人不用,非要去用外家人不成?那我豈不是不分里外拐了?” 蔡覓聞言大喜過望,她展開玉臂摟住劉琦的脖頸,又一次使勁地親了親劉琦的嘴唇,笑道:“少郎君肯助我娘家,阿姐這心里著實是歡喜的緊呢!今后我一定讓德珪好生輔佐少郎君,不讓他一切皆于少郎君為尊,勿做那些讓人看不過眼的僭越之事。” 劉琦哈哈大笑,道:“行!你給德珪寫信也好,有些事有你這個阿姐出頭教育他,總比我這個姐丈直接說他去強,畢竟他歲數也比我大,老讓我去挑他的毛病,也不是那么回事,阿姐覺得可是這個道理?” 蔡覓將頭放在劉琦的懷中,道:“這自然是的……那少郎君此番回襄陽,可需姐姐相陪么?” 劉琦輕輕的撫摸著她的發鬢,道:“不勞阿姐,襄陽距離新野不遠,況且我此番回去也不過是有些事要處理,幾日便回,你在新野好好等我就是。” “嗯,好。” …… 次日,劉琦收拾了一下,便帶領著典韋以及許鄲,許沂等一眾荊武卒,輕裝簡行直奔襄陽而走。 此時已經是初平三年深春,即將入夏,襄陽雄關比起初平元年中,劉琦來荊州時雄偉了太多,被劉表修葺的固若金湯。 劉表還在襄陽周邊開墾土地,北方南遷的富戶和士人有很多不愿去荊南的則是安居于此,襄陽無論是人口還是規模,都是比原先擴大了兩倍不止。 在進襄陽城之前,劉琦四處觀瞧,一邊看一邊暗暗稱奇,心中對劉表興建城池的功力愈加敬佩。 興學這一方面劉表可謂眾諸侯之魁首,但修王八殼子的能耐,劉表在諸侯中也可算是名列前茅了。 …… 抵達了自家府邸之后,劉氏父子再次相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