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雅也已經到了及鬢出嫁的年齡,目下差不多也是情竇初開的時候, 按照常理,一般人家的女兒在這個年齡早就已經受父母所指,嫁為人婦了。 但劉雅和劉靈,眼下卻都是待字閨中,并沒有等到應屬于他們的如意夫婿。 只是因為對于要由誰來當自己的女婿,劉表目前還一直處于猶豫之中。 山陽劉氏如今名震天下,坐守荊楚,整個荊南都在劉氏宗族的掌控之下,再加上劉琦手中眼下掌握著數萬精兵,使得劉表的勢力已足矣和荊州境內的任何世家和宗族相抗衡。 劉表眼下已經是處于了一家獨大的位置,和歷史上受制于蔡蒯的形勢,已經是大不相同了。 其家室已經足矣位列天下之冠。 故而對于劉表來說,收何人為女婿,是至關重要的。 山陽劉氏如今已經成為大漢朝最頂尖的門戶之一,故而劉氏的聯姻也不可能是簡簡單單的婚姻,在劉表看來,他兒女的聯姻,女婿的身后要么是強大家族,要么是才名傳播于天下的能士。 只是事到如今,劉表還沒有為他兩個女兒找到這個想象中的好女婿。 真是沒有太中意的,不好挑啊。 這也是劉雅和劉靈來了荊州之后,劉表也一直沒有讓她們出嫁的原因。 直到最近,劉表也終于感覺到女兒已經到了適齡的階段,不能再讓她們繼續憋在自家了,不然怕是會剩下的,那怕是最沒面子的事。 劉雅的年紀比劉靈還要大些,故而劉表決定先為劉雅選擇夫婿。 但是尋了幾個荊楚的知名士子,劉表卻對他們都不甚滿意,而劉表滿意的,劉雅卻又不甚滿意。 劉表是個慣孩子的人,閨女不滿意,他也不會強求。 封建社會,能做到這一點的諸侯父親確實是鳳毛麟角。 直到最近,劉表又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前番受蔡邕推薦前來荊州的王謙之子王粲。 王粲年紀雖輕,甚至是比劉雅還要小些,但才名已經傳播于世,得大名士蔡邕的贊賞,年紀輕輕便揚名于世。 相傳,蔡邕當初甚至還想將自己藏書中的四千部典藏送給年少的王粲,只是后來因為荊州劉氏的插手,而將這個計劃放棄了。 但卻不足矣擋住年輕的王粲揚名于世。 對于清流出身的劉表來說,王粲這種才名赫赫,能力卓著,又出身于士族高門的年輕俊秀,實在是成為他女婿的不二人選。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王粲的祖父王暢與劉表有師徒之誼,且王家也是山陽高平縣人。 漢朝人老鄉愛老鄉,且更加的敬佩老鄉,老鄉也更能得到老鄉的信任。 這樣既有出身,又有才華,還是老鄉,且有家傳淵緣的女婿,著實是打著燈籠都難找啊。 真吾佳婿也! 于是乎,劉表找到劉雅,跟她談了一下這件事情。 劉雅一直等著父親能給她找一個如意郎君,如今聽劉表這般說了,心下甚是歡喜。 若是真能成就一番天作之和,倒也是可傳后世的一段佳話。甚美,甚美! 于是乎,劉雅便答應劉表先見一見王粲。 見劉雅答應了,劉表第二天便請王謙帶著王粲過來,說是要見一見這個名震于世的孩子。 王謙經過蔡邕的推薦,如今已經在襄陽任五業從事,屬于劉表學宮中的講師,協助宋忠等人編著《五經章句》。 得到了劉表的召見,王謙便帶領著其子王粲前來拜見他。 劉表在正廳接見了他們,并讓劉雅躲在后堂,在一處不為人所覺的角落處暗暗觀察。 這不好還看,一看之下,差點沒把劉雅給惡心死。 王粲這個孩子有沒有才華,劉雅不知道,但這個男孩子著實是長得太過惡心人。 粗粗的鼻頭,大大的額頭,高高的顴骨,小小年紀發際線就有些往后,細長但又仿佛睜不開的眼睛,再加上臉上還有一些略略的麻子…… 換成旁人也就算了,但劉雅從小是瞧一群帥哥長大的,對于王粲這樣的長相,根本就接受不了。 別的不說,單說劉表本身就是身高八尺,面貌雄偉,頗有姿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