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荀攸在聽了劉琦的話之后,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年輕人確實說到了點子上。 劉氏宗親與世家門閥、士族群體,多少來一直在這大漢朝的天下間彼此互相爭奪政治權柄,雖然士族的力量一直都是在占據著上風,但漢室宗親的勢力一直也不容忽視。 如今群雄割據,劉氏宗親的整體實力并不弱,只是就像是劉琦所言……劉寵,劉焉,劉表,劉虞的年紀都普遍較大,這幾個州牧和諸侯王的歲數加起來差不多都快兩百多歲了,他們就是再長壽再有能力,能夠在這個世間存活的時間,仔細算起來最多也不過是十多年了。 就算是他們都是屬王八的,都能再活二十年三十年,但那個時候他們又能夠怎么樣呢? 一個個風燭殘年,說話走路都不利索,對于這個每一日都在不斷變化著的天下而言,六七十的年紀,無論是思想還是膽略,都會變弱,他們都折騰不起什么太大的風浪了。 所以,這大漢的天下十年后會變成什么樣子,很明顯還得要看各派勢力的下一任繼承人是個什么德行。 就目前的這個情況來看,這天下間目前最為有能力的人青年俊秀,毫無疑問以劉琦為最。 能力、官職、聲望雖然不是最強的,但他最重要的優勢,是劉琦的年紀太小了,和平時期很多像是他這個年紀的人,還在雒陽的郎署排大隊等候任實缺呢。 年輕,就是他最大的資本和優勢! 荀攸也知道什么樣的人主最有優勢,劉琦雖然不是目下最強的選擇,但毫無疑問,是最有潛力的選擇。 沉默了半晌之后,荀攸終于開口道:“府君既有此深情厚誼,荀攸若是再行推卻,就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這話雖然說得不是那般的直接,但任誰都能聽明白其話中的深刻涵義。 劉琦聞言笑了,他站起身,沖著荀攸作揖,道:“公達先生,劉琦在此深感先生厚意,先生肯來新野,劉琦深感安慰,愿以師禮待之。” 荀攸急忙讓開身體,道:“不敢承府君這般厚意。” …… 一夜下來,兩人就天下大勢聊了不少,彼此的思維多有交叉火花,頗為投機。 眼看著天色即將發亮,劉琦方才從荀攸的房間內退出來,而靠在一旁的李典明顯是困得不行,打著哈欠留著眼淚,看見劉琦走了出來,李典一個激靈,急忙站直了身體。 劉琦的嘴角露出了微笑:“怎么?困了?” 李典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腦袋:“多少有些……伯瑜,情況如何?那荀公達可是答應征辟了?” 劉琦淡然一笑,未做言語,但他的表情顯然已經說明了一切。 李典見狀不由大喜過望,拱手道:“恭喜府君,府君果非尋常人,一出馬便說服了荀氏中人,可絕非尋常人可比。” 劉琦沖著李典勾了勾手指,二人便離開了荀攸的房間。 “不曾想果如府君所言,這荀公達確實是有所猶豫,因而故意言之要思慮一夜,卻是要用這一夜來等府君前來說服于他……只是很簡單的事情,他怎非要故弄玄虛整這些事。” 劉琦微微一笑,道:“名士么,不搞些名堂出來,豈不是體現不出這兩個字的威勢?” 李典頗感興趣的問道:“府君,若是你不曾揣度到荀攸的意思,今夜不曾來此尋他談心,他又該如何處置此事?” 劉琦笑呵呵地道:“其實這也是他對我的一個考驗,我若是看不出他的意思,荀公達只怕再是也不會與我有所深交了。” 李典恍然的點了點頭。 …… 下午,荀攸找到了荀表,向他陳述了自己準備接受劉琦的征辟,前往荊州輔助劉琦的事情。 荀表認真的聽取了荀攸的理由,當即表示贊同。 荀彧和荀諶一支已經北上去支持袁紹了,身為天下門閥之首的袁紹府中已經有了荀氏中人,可如今宗親勢力之中,卻還沒有荀氏中人的身影。 如今荀攸接受劉琦征辟,在一定程度而言,則是彌補了荀家在宗親勢力中欠缺影響力的這個不足。 荀表對荀攸表示,日后潁陰荀氏,也會盡量集中一部分資源,來支持荀攸在荊州的發展。 ……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