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許褚頗為不解地問道:“府君,不過是雞蛋和編筐之事,又有何深奧的?許某愿聞其詳。” 劉琦認真地解釋道:“潁川荀氏,先有第三代的海內名士荀公達響應何大將軍的號召,前往雒陽任黃門侍郎,后有八龍中碩果僅存者的慈明公,響應董卓之召,前往中樞三經升遷官拜司空,近年來,又有荀彧和荀諶一支舉家搬遷往北地投奔袁紹,而其余諸如荀表、荀棐等人皆是裹足于潁川,以待天時,不曾入仕……從中平年間,荀氏一族的族人先后投奔外戚,門閥,或是依舊在野觀望,這便是不曾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中的真意。” 太史慈趕忙捧場,問道:“府君之意,是潁陰荀氏行事,乃是讓諸族旁支各選前程,非舉全族之力而響應一人?如此一旦荀門當中,有人出了差池,卻也不會影響整個荀門了?” “不錯,這就是廣撒網的方式,潁陰荀氏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有輔何進的,有輔董卓的,有輔天子的,有輔袁紹的……幾乎是每一分支的人,他們都分別在這天下間壓了寶,最終……只要有一塊寶壓準了,那整個荀氏一門便都是贏家,諸位看是不是這個道理?” 諸人聞言,皆是紛紛點頭,連說有理。 縱然是沒有道理,也不會有人說沒理。 然劉琦說的關于這些針對于荀氏的瑣事,在場眾人不過是聽個樂呵,同時也是漲漲見識,看看這真正的名門士族在經營家族的理念上,采取的是一種什么方式,大多數人都未曾往心里去。 可有一個人,卻真的往心里去了。 這個人就是許褚。 …… 飲宴之后,許褚喝的溝滿壕平,醉醺醺的拜別了劉琦,返回了自己的屯營。 他此番在劉琦處飲酒不少,不過回了自家營盤之后也并沒有著急休息,而是火速派人將他兩個弟弟招呼了過來。 許氏宗族中,許褚這一支的本家在他這一輩中,共有兄弟五個。 長子許梿,許伯康,在黃巾亂時為保護家族戰死。 次子許褚,許仲康,接替許梿成為許氏塢堡的宗主。 三子許沂,許叔康,目下是許褚的副手。 四子許鄲,許叔康,亦是許褚的左膀右臂,得力干將。 五子許橋,許幼康,尚年幼,未曾冠禮。 此番與荊州軍同盟戰公孫越,許褚除了率領一批精銳的宗族子弟外,還帶了他的兩個弟弟,也就是其左右副手許沂和許鄲來。 少時,待兩人來到帳內,眼見許褚喝的滿面通紅,眸中且還布滿了血絲…… 許沂和許鄲皆感到詫異。 二哥這是跟劉伯瑜談的不錯啊!怎么就喝了這么多酒? 看來這與荊州軍聯盟的事算是挺靠譜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