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牛輔和張濟當初奉命坐鎮澠池和洛寧,乃是李儒依照賈詡之計向董卓諫言的,為的是讓他們兩人在那里阻擋河南尹前往京兆尹的要道。 而賈詡也憑借著李儒的推薦,隨于牛輔一同在外鎮守。 這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要領兵南下了? 李儒心中隱隱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覺。 難不成,是賈文和那老賊有異志?想要脫離相國的掌控? 想到這,李儒的面色一正,忙道:“相國,牛中郎麾下的校尉賈文和恐怕是……” 董卓突然笑呵呵地道:“對了,說起來,牛,張二人近日給老夫的信函中,多有提到這個賈文和,其在澠池多有獻策,立下不少功勞……陳王劉寵在雒陽并不老實,幾番派人試探,想要入京兆暗行不軌,都被賈文和識破……呵呵!此人當初還是文優舉薦去隨軍的,如今多有功勞,卻是文優識人有功,老夫還得感謝于你。” 董卓這一番話說完,李儒便不敢再多言了。 是啊,讓張濟和牛輔鎮守在澠池和洛寧,是自己的主意, 讓賈詡隨牛輔在彼,也是自己的主意…… 若是自己向董卓諫言說賈詡此番隨軍南下有異志……那相國若問:你既知彼有異志,為何當初還要讓他隨軍駐外? 那自己又該如何回答? 這話,卻是得爛在肚子里,萬萬不能說的! 別看董卓現在一副笑呵呵的長者模樣,但是他殺人如麻、視旁人性命如同草芥的樣子,李儒時時刻刻都記在心中。 “文優,汝適才欲言何事?” 李儒的嘴角略微抽了抽,言道:“回相國,那賈詡年紀大了,屬下觀其身子骨又不甚好,讓其隨軍只怕有失,不如還是讓其歸還長安才是……” “哎!”董卓不以為意地道:“才四十多歲的人,如何稱老?老夫年過六旬,尚能跨馬執鞭,征戰疆場!” 李儒嘆道:“賈文和如何能比得過相國。” 董卓哈哈一笑,道:“話雖如此,然張濟和牛輔身邊,卻也得有智謀之士相助,畢竟南陽郡可不比旁處,袁術和曹操皆是豪雄,頗有智謀。” “諾。”李儒見董卓說的斬釘截鐵,便不方便再多說了。 他心中開始暗自沉思: 莫不是,自打上一次談話開始,那賈文和就已經算到了有今日之局,因此才故意獻計,讓某親自向相國諫言安置他于外地,以防李某事后反悔? 若果真如此……此獠之心機未免太過深沉了! 李儒心下暗嘆,自己算計旁人算計了一輩子,想不到居然也會被人利用至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