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名使者奉陶謙之命,持著他想要友好劉琦的簡牘,飛馬直奔著荊州軍的大營而去。 劉琦按照劉曄的設計,內外相和,既擾陶謙于陣前,又禍亂于其后。 若是想在徐州后方掀起流言蜚語令陶謙不安,僅僅只靠荊州軍的細作是不行的,等荊州軍的細作在徐州將流言蜚語散播開來,估計劉繇已經被孫堅干死八百回了,劉琦沒那么長時間跟陶謙在丹陽郡干耗。 于是,他將目光放在了陰德、劉馗、汲廉這些人,他派人去聯合這些與陶謙在徐州爭奪權柄的國相,并許諾他們愿意與他們里應外合,前后夾擊,自己在這邊絆住陶謙,讓他們在后方便宜行事。 有劉琦在前方與陶謙鏖戰,讓他們在后方撿便宜,這些郡國之主自然是滿口答應,再加上公孫瓚正好兵敗入青州,與焦和合兵,正是天賜良機于這些心懷異志的相國。 由他們這些人直接在后方去搞動作,比劉琦派遣多少斥候去徐州散布流言蜚語都要來的有效。 弄亂了陶謙的后方,劉琦在丹陽郡也不與陶謙交鋒,只是讓張任和魏延輪番領兵在宛陵附近尋山間行鼓噪吶喊擾亂陶謙的軍心,用虛張聲勢的戰略消磨丹陽軍的士氣,消耗彼軍之耐心。 陣前與后方,劉琦都對陶謙施展了手段,他不信陶謙在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下,還敢跟自己裝蛋! 果然不出劉琦所料,一直對荊州軍施以剛硬的陶謙終于服了軟,派人來向劉琦請和了。 荊州軍帥帳內,劉琦讓各級將官盡皆到場,隨他接見陶謙的使者。 劉琦接過了那使者遞上的簡牘,展開后認認真真地讀了一遍,臉上隨之露出了笑容。 “哎呦,陶使君這信上的用詞居然這般客氣?唉,讓他主動與我這個小輩的聯合,也著實是難為他了他老人家?!? 那使者聽劉琦說話時語調雖柔和平淡,但個中卻也有些譏諷之意,頗覺尷尬。 但也不怪對方這般奚落陶使君,誰讓陶使君先前將話說的太滿了呢? 使者尷尬的笑了笑,道:“陶使君一片赤誠,想與府君修好共同在丹陽募兵,兩方皆可得益,原先的恩怨,陶使君愿讓其付諸東流,不知府君以為如何?” 劉琦隨手將陶謙的書信簡牘‘啪’的一聲扔在桌案上,瞇起眼睛道:“閣下今日來此說的倒是客氣,不過與前番我派使者去汝軍寨時,所帶回的話大不相同?” “這個……” 劉琦轉頭看向趙范道:“趙君,汝上次為使前往陶使君之營,陶使君是與你如何說的?” 趙范恭恭敬敬地言道:“陶使君先前曾言,府君若是想與他修好……休想!陶使君還讓府君快快滾出丹陽郡?!? “哦,是這樣?!眲㈢腥坏狞c了點頭,笑道:“陶使君對劉某人,還真是客氣的緊呢?!? 陶謙使者的面色微微有些發沉,他邁步上前,對劉琦道:“府君好歹也是一郡之首,如何竟只有這般心胸?” “我能讓你站在這,而不是將你亂棍打回去,就已經算是海乃百川了。”劉琦的臉色微沉,然后一把抄起面前桌案上的簡牘,對著使者腳下扔了過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