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一同向陶謙聯名請戰,要求轉守為攻,再次強攻荊州軍的大寨。 上一次強攻彼之軍寨失敗,是因為對方軍寨所立之處依山傍水,易守難攻,不易攻打,讓荊州軍占了便宜, 但如今,彼軍為了不讓己方能用同樣的方法騷擾,則將營寨依立在了空曠之處。 如此雖不利于騷然,但卻適合進攻! 陶謙瞪著因為失眠而鮮紅的眼睛,聽了眾將的建議后,也贊同道:“不錯,劉家小兒雖將兵馬立于曠野處防我軍騷擾,卻也是將其寨立于難守之地,他四面皆是曠野,我軍若是強攻,便可任選其地……呵呵,劉家小兒年輕,顧此失彼,因小失大也?!? 說罷,卻見陶謙緩緩的站起身,對著眾丹陽系將官道:“今夜子時,著令三軍將士再強攻彼寨,老夫親自督戰,誓要讓劉家小子知曉我丹陽精兵的手段!” “諾!” 眾人得令,遂各自領命而去。 陶謙緩緩坐下,揉了揉滿是血絲的紅眼睛,自言自語地道:“老夫縱橫朝堂數十載,屢抗上官亦無人能奈何于我,豈能一朝折于小輩手中,我今番誓討劉家小賊,絕不言和……” 正自言自語著,卻見丹陽系將領曹宏,匆忙的奔進了帳內對陶謙拱手道:“使君,家中有人來報,說是徐州方面,各郡國的豪族似有所異動?!? 陶謙一聽徐州方面有事,心中一驚。 “有何異常,速速道來!” 曹宏喘著粗氣,道:“家中探子稱,徐州諸郡國中,似有人在與陰德、劉馗、汲廉等人暗通勾連,各郡國目下有傳言,說是使君在丹陽郡與荊州軍相抗,被荊州軍絆住而不能抽身,丹陽軍士卒折損甚多,更兼使君因劉琦阻礙,無法在丹陽郡募得新卒,因而……” 說到這,曹宏便長嘆口氣,似有些說不下去了。 陶謙面上不變,冷哼道:“因而諸國的國相皆有異動,想是要聯合當地豪門架空老夫,是么?” 曹宏拱手道:“使君看的通透,正是如此。” 陶謙冷然道:“那又如何?陰德等輩久欲與老夫作對,我早就知曉,可惜他們沒有強兵支撐,縱然在老夫后方謀得一時之利,又豈能長久?且待老夫逐荊州軍出丹陽,招募完兵將之后,再回去挨個收拾他們,且看這些豚犬賊子又憑何能與老夫相抗!” 曹宏猶豫了一下,補充道:“使君,屬下的斥候探知,公孫瓚目下似有轉兵青州之意……那白馬薊侯若是到了青州,便是我徐州之鄰……陰德、劉馗等人若是派人交好公孫瓚,引之為臂助,又當如之奈何?” “什么?”陶謙聞言大驚,那張一直頗為沉穩的老臉,終于有了驚恐之色。 “公孫伯珪為何會去青州?他不是在河北與袁紹,劉虞等交戰的嗎?” 曹宏長嘆口氣,道:“屬下也是今日方才得到的消息,河北和中原目下皆有大事!” 陶謙忙道:“何等大事,細細為老夫說之!” 當下,便聽曹宏將河北和中原的形勢變動,為陶謙做起了詳述。 河北之地,目下變動最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