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備也不隱瞞,當即便將自己當初被劉虞從公孫瓚那里挖墻腳時,曾經從劉虞那里得知的消息,大致對趙云訴說了一遍。 說罷,卻見劉備長嘆口氣,道:“備昔日平黃巾時雖薄有微功,但還絕不至聲名大到能為遠在荊楚之人所重,但偏偏這個劉伯瑜就極為推崇于我,其行事實在是頗出人意料……而且其請大司馬征辟趙君為監軍行中侯事,更是讓劉某人對他心中頗有些向往。” 趙云詫然道:“玄德這話是如何說來?” 劉備正色道:“備與趙君相處的這些時日,深感趙君乃是信義之人,為人剛正,行事極具章法,不偏不倚,正是行中侯事的上佳人選。” 趙云忙拱手道:“玄德夸贊過甚。” 劉備笑道:“你我相處日久,何必過謙?備所言皆為肺腑之言,并無刻意吹捧之意,只是……” 說到這,劉備長嘆口氣,道:“只是備與趙君相識之后,方知的趙君為人,然劉伯瑜遠在荊州,如何卻能知曉子龍之能?子龍昔日,可是與那劉伯瑜相識?” 趙云苦笑道:“某乃常山郡人士,又如何能與山陽劉氏相識?” 劉備道:“正因如此,備對這劉伯瑜焉能沒有驚詫之情?” 趙云恍然的點點頭,道:“難怪玄德聽說劉伯瑜派人來此后會這般驚詫,原來個中道理乃是在此。” 劉備笑道:“說句實話,他既然能夠這般了解你我,說不定也會了解冀、幽其他人,此番派遣使者來此,說不定會有什么高遠之見倒也是說不定……若真能替你我打開僵局,倒也是一件幸事。” 趙云感慨道:“希望如此。” …… 數日之后,果然有荊州的使者從漁陽郡趕奔至了劉備軍營。 卻如趙云所言,此番從南方來的使者真的不是什么有名望的人物,而確確實實的就是一個傳話的小人物。 他現在所帶來的消息,全都是劉琦教給他的干貨。 劉虞不在前線督軍,荊州的使者即使對他說了所獻的戰策,劉虞也不方便自作主張,于是他便讓那使者去了劉備的軍營,與劉備當面詳談。 荊州使者見了劉備后,便隨即向他轉達了劉琦對于河北之戰的意見。 …… “先驅逐公孫伯珪,然后再與坐守北方,以觀成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