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好,就聽賢侄的!黃某立刻派人點齊兵將,整備糧秣輜重,咱們擇日就前往汝南郡邊屯扎,以為疑兵之計!” 劉琦拱手贊道:“叔父果然是從善如流。” “哈哈哈,你這娃兒,可休要拿好聽的吹捧于某,你叔父我非是昏聵之人?!? 話雖然是說的漂亮,但看黃祖的表情,劉琦就有一種感覺,他覺得他這位世交叔父就是這樣一個有性情的耿直之人。 劉琦又轉頭看向了太史慈,道:“太史君,你與我們同往汝南如何?” 太史慈急忙道:“末吏自當遵命。” …… 劉琦和黃祖一同在西陵城點齊兵將,北上安陸做出直逼汝南郡的勢態,而李典則是喬莊改扮,暗中前往九江郡的成德縣,作為劉琦的代表使者去見劉曄。 而河北戰場上,公孫瓚,袁紹,劉備三家的兵馬正以磐河的界橋為基本點,彼此互相制衡著, 三方的兵馬分別屯駐在三個方向,只等著另外兩方先行動手,以便于使己方獲取漁翁之利。 劉虞不懂軍事,因此只是在后方總督糧秣和軍械、增補兵源等,而前方的一切戰事他都委托給了漁陽都尉劉備。 眼下的劉備,不再是當初那個以縣級資歷到處給人幫襯的打工仔了,他成了替劉虞在幽州主持軍事的大將,更兼被其一手帶入了宗親之盟,身份可謂是水漲船高。 中山靖王之后劉備的名聲,如今也算是響徹邊郡了。 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劉備的身份和統兵數量上來了,但同時,他對手的級別也明顯增強了需多。 袁紹和公孫瓚…… 帥帳之內,劉備背負著雙手,看著掛在屏風上的皮圖,一臉的憂愁之色。 眼下這仗,應該怎么打呢? 袁紹雖然初占冀州,兵馬操練不精,但勝在治下人戶眾多,又是倉稟豐盈,各地望族和士族對他的支持亦可連綿不絕,后續之力極強。 至于公孫瓚,劉備心中更是清楚的很,他麾下的兵馬常年征戰,騎兵數量極多,更兼大多數人是邊功之將,全靠在刀口子上拼仕途,其戰力之強足矣令人咋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