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滿廳眾人中,蒯越的智謀和機(jī)變毫無疑問可排第一,雖然劉琦的戲演的很像,但還是被蒯越看出了一些破綻。 可是眼下這種情況,蒯越也沒法出言提醒蔡瑁了,就算是他能夠提醒,蔡瑁能不能應(yīng)也是兩回事, 畢竟當(dāng)著所有襄陽官吏的面,蔡瑁若是在劉琦的面前退縮了,那回頭他這個(gè)中郎將在南郡軍中將不會(huì)有任何威信。 眼下的蔡瑁是趕鴨子上架! 這軍令狀今日是簽也要簽,不簽也得簽。 眼看劉琦和蔡瑁兩個(gè)人都要立軍令狀,劉表的面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他捋著胡須,將眼睛閉了起來,任憑兩人在下方不斷的請(qǐng)纓,也不管那些擁護(hù)蔡瑁的人不斷的向自己諫言。 他只是閉著眼睛,仿佛老僧入定一般,就是一言不吭。 若非他捋著胡須的手還在動(dòng),以及他上下起伏的胸口,旁人或許都得覺得劉表是坐化了也說不定。 眾人嚷了好一會(huì),卻見劉表只是坐在那里,誰的問話也不回答……卻是不知道他究竟在搞什么鬼。 廳堂中的聲音,也因?yàn)閯⒈淼谋憩F(xiàn),而變得越來越小了。 直到好一會(huì)后,方見劉表緩緩的睜開了眼睛,道:“既是你二人執(zhí)意都要立下軍令狀北上,也罷,老夫適才也琢磨了,那你二人便分領(lǐng)一軍便是。” “你二人分別領(lǐng)軍,一人去南陽郡奪宛城,一人前往江夏郡與承先會(huì)和兵發(fā)汝南襲取袁氏本家,誰若敗了,便以軍法處置,如何?” “孩兒(瑁)愿往。” 劉表見二人皆應(yīng),遂道:“既如此,你二人誰愿意去南陽郡?” 蔡瑁這一次卻是長了記性,忙搶道:“末將愿往!” 劉琦亦道:“孩兒愿往。” 劉表來回看了看二人,最終將目光落在了蔡瑁的身上。 “終歸是德珪先應(yīng),那這南陽郡,便由德珪去吧,伯瑜你率兵往江夏郡,與承先去攻汝南。” “諾!” 隨后,二人在眾人的見證下,皆是立下了軍令狀。 …… 離開了州牧府之后,蔡瑁與蒯氏兄弟一同乘坐輜車回返其府邸。 路上,蒯越長吁短嘆的對(duì)蔡瑁道:“德珪公,你……不!不是你!是咱們諸族中人,這次卻是都中計(jì)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