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張羨的兵馬抵達了長沙,但沒有立刻攻城, 他的軍隊在進入長沙縣的范圍之后,只是令手下的兵將擊鼓吹角,做足了聲威陣勢,但卻是干打雷不不下雨。 長沙縣中的兵將,嚴陣以待,謹慎布防,靜候張羨前來攻打。 但張羨在做足了恐嚇的威懾之后,便隨即撤軍了,他在長沙縣主城的二十里外安營扎寨,并派人在四處砍伐樹木,編制繩索,大量的囤積攻城器械,準備進攻長沙。 長沙縣的主城,并沒有全部都被城墻所包圍,只是會在最中心的地域,用一些低矮的土墻包圍,同時在一些不能建墻的地方,以街道和民宅為基礎,建立防御措施與土墻相輔相成。 這工事不能說好,但也絕對不能說差,長沙兩萬七千余兵將在城內,對陣張羨三萬多的兵將,雙方可以說是勢均力敵,可劉琦終歸是守城的一方,就地利而言,多少還是會占據些優勢。 不過己方的劣勢也非常明顯。 南蠻營剛剛組建,操練的時間不長,遠達不到兵尊將,將知兵的境界。 這些蠻兵甚至連最基本的操練陣型,還沒有完全精熟。 好在諸蠻目下被典韋所懾服,尚能夠做到服從,這倒是讓劉琦省了心。 不然的話,怕是根本就沒個打了。 …… 張羨在長沙外駐扎的當晚,負責刺探情報的張允來向劉琦做稟報。 “府君,末將已派人探聽了張羨的軍情。” “敵勢如何?” 張允沉聲道:“張羨麾下的兵將,實際是有三萬八千之數,在來長沙的路上因奪取了軍內數個縣城,已是分了四千人在諸縣鎮守安民,而剩余的三萬四千人其中零陵郡軍占兩萬之數,桂陽軍占一萬四千人,兩郡郡國軍中,有八千人常年與荊蠻作戰,戰力極強。” 劉琦又問道:“張羨麾下有多少騎兵?” “不足五百。” 劉琦聽到這,長舒口氣,略微放下心來。 己方在長沙的騎兵不多,也不過是二百騎,張羨這些年雖然積攢出了不少的兵將,但就實際情況來看,他也沒有門路在荊南組建大規模的騎兵營。 “沒有大規模騎兵,這仗就好打了些。”劉琦感慨而言。 張允頗感奇怪:“伯瑜,我們乃是守城的一方,張羨縱然有騎兵,又能如何,難道我們在縣城中還怕他的騎兵陣不成?” 劉琦低下頭,靜靜地看著長案上的長沙地形圖,言道:“守城之時,我自然是不需要考慮張羨的騎兵,但若是要在城外野戰,就必須得考慮到這一點。” “城外野戰?”張允聞言一驚:“伯瑜,咱們有城池為壁壘,為何反倒是要棄守縣城,轉為野戰?” “我軍雖能防守于城內,但若不主動出擊,便無法擊潰張羨所部,最多不過是維持個不勝不敗之局。” 張允聞言略有些不解:“不勝不敗之局,難道不好么?” 劉琦心下暗嘆,若是換成平常,守城的一方能夠使攻城的一方撤退,維持個不勝不敗自然是好事。 但眼下,他的目地并不是逼張羨撤退,而是要消滅他! 劉表從南郡送來了書信,告知劉琦目下南郡方面不能派兵來支援他平張羨,只能由他自己應付長沙的戰事。 劉松和劉琬之死的消息也已經傳來荊南, 在聽到這兩人因二袁死去的一刻,劉琦就知道,宗親聯盟這一次,怕是別想從二袁之爭中獨善其身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