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包括益州,揚州,乃至于交州……其實都是北遷人士的移居所選之地。 但是通過伊籍適才所透露的數據,劉琦感覺南遷人士的數量,向荊州側重的比例實在是有些過高。 其實當初劉琦設計留下雒陽,保留其民,在一定層面上,也是希望荊州日后又機會,可以吸納一部分來著司隸境內的人口勞力。 但是沒想到卻是會在這樣的情況下…… 看起來,護君之盟所賺取的聲望,已經開始逐漸轉化為了實際收益,向荊楚的內地一點一點的輸送而來。 劉琦感慨一嘆,隨后又向眾人請問道:“煩問諸君,當下由北地遷來荊楚士人,都有哪些高名之士?” 護君聯盟功成,山陽劉氏父子名聲大躁,按照劉琦的推斷,必然會有大批的望族士人前來荊州依附,其中定是不乏望門。 韓嵩苦笑道:“數不勝數。” “可否試舉一二?” 韓嵩遂給劉琦列舉了幾人…… 南遷到襄陽的士人,包括南陽名士劉望,目下亦被劉表征辟為從事。 南陽人韓暨,其先祖乃是西漢諸侯王韓王韓信之后(不是漢初三杰的那個),祖父韓術為河東郡守,其父韓純曾是南郡郡守,是南陽郡正宗的兩千石高門。 汝南和洽、潁川杜襲、趙儼、繁欽。 陳國的經學大家潁容,帶領一千多途眾避亂荊楚…… 其余的,從豫州和南陽來此的士人,還有不少,不過人數實在是太多,劉琦也不可能全都記住。 但聽伊籍等人的話中之意,除了劉望被任為從事之外,其余的外來士人,似乎大部分只是處于被劉表禮遇的階段。 其實這點是劉琦不希望看見的。 …… 到了襄陽牧署,進了正廳,劉表和以蔡瑁、蒯良等為首的郡中高官皆在此等候。 時隔半年不見,劉表瞅著似乎是老了一些,可能是北方遷民的數量讓人壓力有些大,他的白發似乎比劉琦離開時多了,臉頰似乎也瘦了一些。 但他的精神依舊抖擻,看見劉琦后,也很是激動。 劉表邁步上前,一把握住了劉琦的手,下顎的呼吸隨著他臉頰上的肌肉一同微微抖動,竟是略顯的有些激動。 “好!吾兒壯了……也長高了……” 劉琦聞言不由啞然失笑。 哪曾想跟親爹見面的第一句話,他居然會蹦出這么一句。 劉琦苦笑道:“父親,我都快二十了。” 二十三躥一躥,二十五鼓一鼓的,畢竟是少數。 劉表呵呵笑著,道:“無論是總角,或是耄耋,你不都是吾的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