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見過了劉琦之后,劉和轉(zhuǎn)回了己方在司隸境內(nèi)的大營。 此刻公孫瓚和劉虞分兵駐扎,公孫瓚尚在弘農(nóng)境內(nèi),而劉虞的兵馬已經(jīng)轉(zhuǎn)回了河南尹。 劉和見了劉虞,遂將自己與劉琦見面的事情與劉虞詳細的說了一遍。 劉虞因為公孫瓚脅迫自己出兵的事,心中頗感郁悶,又聞劉琦率兵撤往荊州,一時間感覺漢室江山前程未卜,故派劉和前往詢問,想看看荊州方面,對護君之盟以及漢室天下,是個什么態(tài)度。 但哪曾想,劉和給他帶回來的,不僅僅是荊州人對漢室的態(tài)度,更是有關(guān)他幽州的大事。 當劉和將事情對劉虞說完之后,劉虞竟然是閉上了眼睛,捋著胡須坐在原處沉默不語。 他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再加上地位尊崇,平時很少會有人用批評的語氣指出他的不足。 特別還是劉琦這樣一個少年后輩。 但劉虞這個人的性格非常平穩(wěn),雖然少了幾分雄烈之氣,但卻勝在不驕不傲,無論處在什么樣的地位上,他都能夠虛心納諫。 他將劉和適才對他說的話,在腦中過了一遍又一遍. 最終他琢磨透徹之后,方才睜開了眼睛。 他看向劉和,道:“吾兒……” “父親。”劉和急忙應諾。 “汝覺得劉伯瑜評價為父之言,可準確否?” “這個……孩兒也說不清楚,父親覺得呢?”劉和沒有摸準劉虞話中之意,遂將球踢還給了劉虞。 劉虞聞言笑了,自己這兒子倒是老實,不敢當面駁斥自己。 “你且說說,為父平生,最喜讀何書卷?” 劉和幾乎是不假思索地道:“父親平生,最曉《五經(jīng)》。” 劉虞長嘆口氣,道:“是啊,為父平生最曉《五經(jīng)》,唉,試問一個精研《尚書》《禮記》者,又如何能夠統(tǒng)兵打仗,又如何能夠懾服那些軍功武人?劉伯瑜言老夫之短處……甚中其地。” 說罷,便見劉虞轉(zhuǎn)頭,看向那劉和,道:“劉伯瑜所言的那個劉備劉玄德,現(xiàn)在何處?” 劉和拱手道:“孩兒已經(jīng)派人探得,那別部司馬劉玄德奉公孫瓚之命,往來與兩軍陣前,每隔幾日,便會從我方主營,向公孫瓚等處督運糧秣。” 劉虞聞言奇道:“這劉備乃是公孫瓚麾下的別部司馬,又是其同窗,竟然主動承擔起了押運糧草之責,若非大材小用,便是謙恭謹慎之人。” 頓了頓,劉虞又道:“他下次再來,派人請他往主帳一敘。” “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