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李儒并不著急把話引入正題。 他只是四下打量著賈詡堂內的陳設,感慨道:“文和也是武威郡士族之家,先祖代代皆居朝中要職,誰想文和本人竟是這般的樸素之風。” 賈詡淡淡道:“先輩榮光,詡未得傳承,深愧于祖,故不敢奢靡。” 李儒哈哈大笑,道:“君乃曠世之才,如何卻做這般言語?只要賈君肯做,未必不能成就超過先祖之大事,以君之智謀眼界,他日便是位列三公,也并非不可能。” 賈詡搖了搖頭,道:“中郎過贊,詡不敢承此盛贊?!? 賈詡一向就是這么謙謹,李儒早就習慣,但對方的能耐和才華,李儒還是非常知曉的。 賈詡不敢和李儒正面交涉,但李儒何嘗又不忌憚賈詡? 他心中知曉,如果賈詡有朝一日在董卓面前發揮其真才實學,他這個心腹謀主的位置,恐怕就要讓位置出來了。 李儒泯了一口水后,放下手中水觴,道:“今日相國與某,商議關于公等與荊州軍議和之事,荊州人的條件,旁的倒是還好說,只是有一事難解,相國與某都頗為躊躇,儒猶豫再三無法決斷,故特來尋文和解惑?!? 賈詡的語氣非常的淡定,毫無波瀾:“相國與中郎都無法參透之要事,賈某又如何能夠謀算的出,中郎怕是問錯人了吧。” 雖然賈詡如此推諉,但李儒仿佛沒有聽見似的。 他只是自顧自的繼續道:“敕爵之事,相國是想代天子敕封劉表為鎮南將軍,荊州牧,成武侯,劉琦和劉磐分別為南陽郡守與長沙郡守?!? 賈詡的眉頭不為人察覺的輕輕一挑,但又迅速落下。 二虎競食,好毒的手段。 “只是賈龍索要劉焉三子事,相國頗為不決,若不予以賈龍,恐其非劉焉對手,若予龍,又恐劉焉為其掣肘,日后非賈龍之敵,被其顛覆,這皆非相國所愿。” 說到這,李傕將身子向前探了探,道:“文和乃高名之士,不知可否替相國一決?” 賈詡依舊是道:“此事頗是難辦,恐某亦難做出決斷。” 李儒露出一副惋惜的神色,道:“是么……那就罷了,不過我知文和前番去了選部,有意想調令郎出涼州,往弘農尋一吏職,只是一直未得其便,其實此事不是很難辦的,若是由我舉薦,定無不妥?!?br>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