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謙亦是嘆道:“能得伯喈公如此看重,實乃小兒之幸,可嘆他沒有福氣,不能以師侍之,深可痛哉。” 說到這,王謙雖對王粲道:“吾兒,汝雖無福拜中郎為師,但中郎在雒陽這一年,也是對汝之學(xué)業(yè)多有指點,汝當(dāng)對中郎行之以禮。” 王粲隨即走向正廳,向蔡邕施之以禮。 “粲兒不必多禮。”蔡邕笑著度王粲揮手,道:“老夫看人不會錯!粲兒不愧為叔茂之孫,甚有異才,吾不如也,日后定是學(xué)無所遺,長于辭賦的一代才子。” 說到這,蔡邕頓了頓,道:“公父子離雒陽,老夫無有趾金相贈,僅有在雒陽城南五十里外的宅舍,有四千卷經(jīng)學(xué)典藏,回頭我卓人引君父子去取,便當(dāng)是老夫贈送給粲兒的相別之禮吧。” 王粲聽了,不由大喜過望。 “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jīng)”這年頭,經(jīng)學(xué)藏書的價值可是比錢要貴重多了。 在王粲看來,蔡邕贈送給他的四千卷經(jīng)卷,可不是經(jīng)卷。 那與四千卷簽押了他前程的印綬無二。 王粲剛要拜謝蔡邕,卻見王謙站起身來,對蔡邕拱手道:“伯喈公勿怪,公之卷贈我等不能要。” 蔡邕不滿道:“老夫與令尊王公,也算知交,你如何跟我這般客氣?” 王謙從袖中取出兩份縑帛,走到蔡邕面前,遞給他道:“這是荊州劉景升托其子劉伯瑜,派人送到我府上的,讓我轉(zhuǎn)交與伯喈公……實是他父子欲借伯喈公的典藏,留以大用,故吾父子不能受伯喈公饋贈,還請勿怪。” “劉景升?要借老夫的典藏?” 蔡邕疑惑地將那兩卷縑帛展開,仔細(xì)看去。 待看完之后,蔡邕的表情不由凝重了。 …… 待送走了王謙之后,蔡邕便拿著劉表和劉琦兩父子給他寫的信,來回在廳堂中走動。 他一會將手中的縑帛展開,一會又合上,一張臉忽紅忽白,時而有喜色,時而又有苦楚。 蔡邕在廳堂內(nèi)的表現(xiàn),讓廳外侍奉他的那些蔡府侍從,一個個看的膽顫心驚。 家公這是瘋了不成? 蔡邕拿著那兩卷縑帛,無論如何,似都是理不清頭緒,隨即起身,向著府內(nèi)的后宅而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