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就是不接你這話頭。 這種時候,劉琦若是吭聲,表現(xiàn)出濃重的興趣,那就讓賈龍掌握主動權(quán)了,一會就得被他牽著鼻子走。 別小看這場談話,在劉琦心中,這是荊州劉氏與益州本土豪族的一場圍繞劉焉的政治性談話。 每一步都是有玄機的。 賈龍見劉琦根本不應(yīng)自己的話,不由有些尷尬。 他只能是自顧自地道:“這箱中之物,乃是益州諸郡官吏與本土宗族,列舉的劉焉謀反罪證!公子可知,劉焉在蜀中……暗藏禍心,有稱帝之志!” 說罷,便見賈龍將箱中的簡牘一卷一卷的拿出來,給劉琦看。 “當(dāng)初劉焉入蜀,乃是因為侍中董扶對其言益州有天子之氣,此乃扶后人的言辭舉證,劉焉入蜀之時,便已有了不臣之心……” “這是劉焉在蜀中唆使西蠻叛亂,在地方制造混亂,意圖謀私,養(yǎng)寇自重的舉報,里面包含了犍為郡守連帶十二縣君舉報他的陳詞……他暗地激南夷叛亂,是意圖做大!” “這是舉劉焉在綿竹制造乘輿車輛的奏疏,其中列舉了劉焉制造乘輿的所用的材料,設(shè)計之人,制作工匠,還有壯丁是從哪里聘來的,制作的工坊和乘輿所在也有詳述!不容他抵賴!” “這是劉焉暗中遣五斗米教和天師教,在蜀中以讖緯蠱惑人心,言其有天命在身,意圖令蜀民人心疏遠朝廷!樁樁件件皆有據(jù)可查!” “……” 看著那一大箱子的簡牘,劉琦恍惚想起了當(dāng)初,自己憑借一箱子罪證殺死了五十五家宗賊首領(lǐng)之事…… 真是恍如隔世。 劉琦冷笑道:“賈公真是心思縝密,出師護君,竟然還隨身攜帶著劉焉的罪狀,真是用心良苦了。” 這話里話外,多少有些譏諷之意。 不過話說回來,益州豪族之首果然不是泛泛之輩,真是心機深沉。 算計主公能算計到這個地步,賈龍是真上心了。 不管這些證據(jù)是真的還是假的,但他能將劉焉謀反的罪狀收集的有理有據(jù),而且還這么多,讓人根本反駁不得,說明他背后的支持者甚多。 賈龍繼續(xù)道:“我賈氏祖居益州,世代為漢吏,如何能隨劉焉背反?此番上雒,除了護君之外,便是想將這些罪證上呈給朝廷,請朝廷予以公斷,奪了劉焉的牧守之位,讓他離開益州,還西南一方太平。” 賈龍說的好聽,但歸根結(jié)底不過是因為劉焉在蜀中打壓本土豪強過甚,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點。 蜀中豪強這是被劉焉給逼到了墻角了,因而奮起聯(lián)合,大家集體想讓劉焉下課。 同時,賈龍也想讓朝廷敕封他討逆的軍職,以便日后回到蜀中,名正言順的與劉焉進行對抗。 這年頭,干什么事名義都很重要! 賈龍不能用武猛從事的名頭去反叛州牧,這是以下犯上,和造反有什么區(qū)別? 歷史上的賈龍,在益州反叛最終失敗,有一點也是因為他師出無名,得不到足夠的支持。 劉琦拿起那箱子中的一卷簡牘,翻看了片刻,突然隨手‘啪’的一聲,扔在了地上。 “我明白了,賈公給我看這些,是想讓我知道,閣下乃是忠臣,而劉益州不過是一叛逆之賊,賈公想讓我不要插手益州之事是么?放心,劉某一開始便沒打算參與其中,賈公多慮了。” 不曾想,賈龍卻急忙道:“非也,恰恰相反,龍反倒是希望公子能夠參與到這除賊大事中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