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典在投軍之前,乃屬一方大豪強,平日里沒少干見不得人的黑社會勾當,這樣的事他最是手到擒來。 “唯。” 劉琦又看向張允:“張司馬火速置書于嚴君,請嚴君在南郡多派細作,去往司隸散布消息,就說我山陽劉氏為保漢室基業,奏請陛下立東西京同時施政,保雒陽宗廟社稷,另外,還要散布董卓當年在涼州遷民之時,掠財傷人,弄的涼州民不聊生……” “民不聊生?”張允喃喃地重復了一句:“怎么個民不聊生?” “夸大!有多大夸多大,什么縱兵擄掠,燒殺奸淫,不予糧秣,人皆互食,反正我就是要讓司隸人相信,他們一旦跟董卓遷都,結果就是祖業全毀,死路一條。” 劉琦相信,司隸人會被西涼軍脅迫遷移,是因為他們怕死,他們為了求生只得妥協。 可如果擺在他們面前的都是死路的話……又會如何? 特別是那些雒陽門閥名流,劉琦很想看看他們的態度。 張允道:“唯!” “另外,還請司馬作書時囑咐嚴君,散播流言,只需言這奏建兩京乃我山陽劉氏一家之所為,與益州劉焉和幽州劉虞,全無干系。” 張允自然是明白,劉琦這是要借此上奏建都之事,擴大他們父子的聲望,收攬門閥之心。 先別說此事成不成,就算是不成,荊楚劉氏父子不畏強權,求保雒陽的聲名亦將傳遍海內。 “公子放心,這事末將一定辦妥當。” …… 蒯越驚訝的看著劉琦,心中驚詫劉琦的所作所為。 比起在襄陽,他好像又成長了不少。 看他的樣子,似已頗有人主之相了。 蔡勛也終于聽出了端倪。 雖然是蔡瑁的族弟,但蔡勛此刻心中也不由涌起了對劉琦的敬佩之意。 從去魯陽勸服袁術讓道,到如今利用雒陽為餌,牽制各方,劉琦之所為,讓蔡勛打心眼里感到佩服。 雖然先前,蔡瑁與蔡和說了劉琦不少的壞話:說他能力不足,輕而慢賢等,讓蔡勛對劉琦的印象不甚好…… 但經過時間的驗證,蔡勛發現劉琦本人跟蔡瑁說的,根本就是兩回事。 這位長公子,非庸碌之人。 蔡勛是庶出,從小就注定一輩子給他幾個兄長做陪襯,所以他眼下并不似嫡長的蔡瑁野心那般大。 與蔡家的那些兄弟們相比,他的驕縱之氣也是最少的。 也正因此,蔡勛對劉琦的評價也是最中肯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