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說完這話,劉琦還轉頭看向蒯越和蔡勛:“異度先生和蔡司馬,也當仿效益州諸公,擬一份請旨奏疏,務必向董相國表我荊州人心。” 言下之意,是益州人向朝廷請旨要官,荊州人自然也得去要官。 眼下,蔡勛和蒯越在此,這份向董卓請旨的名單,自然不可能是由劉琦一個人來定。 蔡、蒯兩家肯定也得借著這個機會,為族中人和其同盟的荊州望族中人索取官爵,進一步擴大兩族在荊州的權益。 劉瑁聽了劉琦對其父的贊揚,又叮囑讓荊州人仿效益州人,臉上略顯自得之色。 誰言益州無能人? 蔡勛聽劉琦讓他和蒯越擬定這份名單,心下不由大喜過望。 劉琦的這句話,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這是將擬定奏疏求官的權力,都交到他們蔡蒯兩族的手中了。 如此一來,這當中的尺度和拿捏,豈不是盡由蔡,蒯兩族說了算? 蔡勛盡力的控制住心中的激動,道:“唯。” 蒯越瞇起眼睛,仔細的打量著劉琦,心中略微泛起疑惑。 他是了解劉琦的,這位少君,從來都是軟不吃硬不吃的主。 他表面知禮儒雅,實則內心卻多謀善斷,心思縝密且多機敏。 依他的立場,真的就甘心讓自己和蔡勛去擬定這份名單? 這等于直接將偌大的利益切給南郡的望族了。 蒯越心中略有下惴惴不安。 少君心中究竟所思何事…… 眼見兩方眾人都在場,皆頗有喜色,劉琦突然站起身,對在場眾人道:“諸位,請爵的奏疏,對我荊益兩方,確實重要,但還請諸位也不要忘了我等此番上雒的初衷。” 劉琦的話讓帳內眾人莫名所以。 賈龍道:“公子所言的初衷,為何?” 劉琦一字一頓地道:“護君為一,扶漢為二!董卓自二月便在朝廷公布了遷都之政,自五月起,西涼軍便開始陸續遷移雒陽之民往長安,只因孫堅和王匡屢番攻伐,因而未竟全功,但饒是如此,雒陽那遷移的十之一二之民,在遷移之中也死傷甚眾,此乃動搖大漢國本之舉,公等難道不知?” 說到這,劉琦環視眾人,沉吟半晌又道:“我們身為宗親,絕不可讓他遷都!”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