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七十九章 劉郎頗豪橫之氣-《三國從單騎入荊州開始劉琦》


    第(1/3)頁

    幾日后,袁術(shù)讓劉琦的信使帶回了入南陽境的竹節(jié)符傳。

    按道理來說,劉琦身為劉表麾下親任的襄陽校尉,是可以憑劉表給他的官傳在荊州境內(nèi)隨意走動的。

    南陽郡隸屬于荊州,按道理也應(yīng)在這范圍內(nèi)。

    但袁術(shù)霸占了南陽郡后,這些傳統(tǒng)的規(guī)矩便統(tǒng)統(tǒng)被打破了。

    荊州刺史下發(fā)的官傳在袁術(shù)這里完全不好使,只有他以后將軍之名開具的符傳在南陽郡轄境才可使用。

    按道理來說,袁術(shù)雖是后將軍,位次上卿、金印紫綬……但終歸是中央武職,以執(zhí)掌典軍師兵衛(wèi)營為主,無權(quán)干預(yù)地方行政事務(wù),除非在戰(zhàn)時有天子的特別授命。

    所以如今南陽郡由袁術(shù)所發(fā)出的一切政令,就名義而論,其實都是無效的,可以直接罷黜廢除。

    可惜,自打張咨死后,南陽郡守的位置空懸,無人有資格可以替袁術(shù)做這個主。

    就是能做,也不敢做……沒這個膽。

    ……

    持著符傳一路向北,劉琦親自去魯陽見袁術(shù)。

    南陽郡本是漢末第一大郡,下轄三十七縣,戶五十二萬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萬九千六百一十八,乃東漢第一大郡。

    光武帝是南陽蔡陽人,亦因此南陽被封為帝鄉(xiāng),屬龍興之地,這三十七縣也是孕育名士大儒的人文薈萃之地,遍地皆豪門。

    而且,南陽郡還是漢朝鐵器的冶煉中心。

    本應(yīng)是最富庶繁華的地方,但劉琦帶著魏延和張任一路向北,看到的景象卻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一路向北,劉琦等人看到的是數(shù)不清的流民,那些人一個個衣衫襤褸,目光呆滯,拖兒帶女,背包挑擔(dān)。

    抬頭望去,好大的一隊,放眼望去一眼看不到頭。

    而且聽他們的口音,都不是北方口音,而是南陽本地人。

    劉琦皺起眉頭。

    這些人不是因為戰(zhàn)爭而從司隸那邊逃難來的,反倒是欲從南陽本土往南方跑的。

    而往南方走,毫無疑問,過了漢水便是南郡的地界,那是劉表的領(lǐng)地。

    “怎么會這樣?”

    張任滿面疑惑,不解地道:“南陽郡不是天下第一大郡嗎?不但繁榮昌盛,又有諸多大儒士族在此安居,如今又有袁術(shù)在,怎么還會有這么多的流民?”

    張任的問題有人替他回答。

    魏延是南陽郡義陽人,剛剛從這里奔往襄陽投軍不久,自然是知曉這當(dāng)中內(nèi)情。

    “袁術(shù)為了籌備軍資,不修法度,以抄略為手段,奢姿無厭,多少百姓被他逼的走投無路,再待下去非得讓袁術(shù)逼死不可!如今北方戰(zhàn)事又多,不往南跑,還能去哪?”

    張任長嘆口氣,道:“可是沒有路引,這些流民怕是也難以越境。”

    劉琦聞言道:“恐未必,益州境內(nèi)的那些東州士,都是從外州舉族遷移入蜀的,想來也未必都是有路引的吧?”

    張任皺起了眉頭,心中暗道確實如此。

    魏延哼了哼:“若人少恐是難走,但如今南陽奔南而走之民,以三四十萬計,便是各處縣府的縣吏全部出馬,想要把這么多的人全都攔下,怕也是攔不住的,自古流民皆為視為洪水兇獸,各地縣府擋攆都恐?jǐn)f不走,如何還會去攔他們?”

    張任聽了這話,對劉琦道:“公子,咱們且往小路閃避一時,這些流民數(shù)量太多,跟他們對行,一個不好容易生出事端。”

    “善。”

    三人避開大路,改行小道,一路上,劉琦的心中略有些憂慮。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庄浪县| 洪泽县| 突泉县| 河津市| 昭通市| 蓬莱市| 车致| 遂宁市| 乐安县| 花莲县| 镇平县| 弥勒县| 七台河市| 理塘县| 伊通| 丰镇市| 渑池县| 墨脱县| 邳州市| 凌云县| 文山县| 集贤县| 晋中市| 云梦县| 海口市| 桃源县| 三亚市| 泰顺县| 绥芬河市| 阜康市| 文山县| 宜春市| 松阳县| 乐清市| 巴楚县| 甘洛县| 桑日县| 富宁县| 吴桥县| 错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