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琦適才讓文聘去在軍中召集勇士,沒曾想他卻把黃忠帶了回來。 黃忠今夜不曾飲酒,適才在眾人舉爵暢飲之際,他親自去周邊視察了幾圈。 雖然秭歸是荊州地界,周邊必不會有敵人來偷襲,但大饗時夜巡對黃忠而言是一種習慣,并不分在什么地方。 適才文聘讓手下的屯長和曲長去各部傳令,召勇武士卒參加角力,正好被巡營完畢的黃忠回來碰見。 知道了事情的始末,黃忠便拽住文聘,告訴他不必去征召了,他麾下有一人正可推薦于少君。 前一段時間,黃忠和文聘領劉表之命,招募了新兵共計五千,黃忠和文聘將這五千人分為兩營,由二人各自操練統管。 而在黃忠所統管的新軍中,有一個從南陽郡義陽投軍的勇武青年,為黃忠所看重。 正好今日劉琦要召人比試,黃忠就決定順水推舟,把這青年推薦給劉琦。 …… 待聽明情況后,劉琦雖然黃忠引人來。 不多時,便見黃忠引著那青年來到了劉琦面前。 “聞少君欲在卒中擇選善角力者,黃某特舉薦此人。” 黃忠舉薦的人,劉琦肯定不會覺得有問題。 論及武技搏擊,整個南郡目下尚還找不出能夠足可在正面擊敗黃忠之人,其本人的眼光自然是準。 劉琦轉頭看向了那名少年,看他的樣子,好像和劉琦差不多大,身材非常魁梧,臉上續著短胡茬,面龐雖略顯青澀稚嫩,卻棱角分明。 “你叫什么名字?”劉琦微笑著看他。 那少年拱手,字正圓腔道:“魏延拜見公子。” 劉琦的雙眸中略微有些發亮。 今天是什么日子?居然可以一個接一個的看到這些歷史有名之人。 “魏延,汝是何方人士?” “小人乃是南陽郡義陽人,原打算是打算在服役之期在南陽郡投郡兵以報效朝廷,然孫破虜驅兵至南郡,害死了張府君,小人雖為一勇之夫,卻也知大義,張府君在任時曾厚待各鄉諸民,而袁術入了南陽郡后,為籌募北方糧秣卻橫征暴斂,無故將算賦漲至于三算,甚不道義,故小人未在南陽郡投軍,居家隨流民南下至南郡投軍報效。” 袁術這個人雖然有些雄才,但卻不懂體恤百姓,其至南陽郡后,為了快速武裝兵馬,籌備糧秣,便立時增長了算賦,并強爭糧秣,使得以穰縣和安眾為中心的很多鄉民在不堪重負,沒有路引的情況下,也南下流入南郡,以求安生。 當然,沒有路引便強行遷移,這是又悖漢律的,很多人被官署派出的人攔了下來,但也有少部分人成功脫逃,順利南下。 魏延便是其中之一。 劉琦聞言笑了,這魏延年紀輕輕的,倒是挺會說話的。 袁術增長算賦,雖然下手狠,但恐怕也未必是魏延來南郡的真正目地。 聽他說話的口氣,應是受過一定的教育,應是家道中落或是族中旁支的那種不得志類型,想要靠賺軍功出人頭地。 問題是袁氏樹大根深,四世三公,特別是袁術此刻所在的南陽郡還臨近他的家鄉汝南,只怕袁術目下在南陽郡稱雄,僅是從汝南來投奔于他的宗族老鄉,便數不勝數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