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諸侯會盟,劉表需要坐鎮荊州不能出馬,若是劉琦去了……劉寵這爺爺的一到,哪還有他說話的份? 受制于人啊。 劉表捋著半黑半百的須子,道:“劉虞出兵,與我們一南一北遙相呼應,并不掣肘;劉焉雖也是汝祖父輩,可他若是應盟卻也不能自來,益州之地派系復雜,本土豪強與東州士屢次相爭,明爭暗斗遠勝荊楚,劉焉必不出蜀……可這陳王劉寵一至,吾兒,汝便只有聽他號令的份了。” 劉琦環抱雙手,跪坐行李:“父親想的周全,孩兒還需向父親多多學習才是。” 劉表微微一笑,道:“至于那劉岱,雖為名士,不過卻私心極重,他初至兗州,雖有刺史之名,卻無其實,東郡太守橋瑁乃橋玄族子,曾為兗州刺史,經營多年,在兗州既有名望又有兵將,有此等人物在兗州,劉岱必寢食難安,日日唯恐被其奪權,非得依靠袁紹居中調節不可,所以我們想拉攏他……極難。” 劉琦恍然的點了點頭,這個關系他自然能算的明白。 劉岱和橋瑁一個刺史一個郡守,雖上下有別,但橋瑁在兗州卻有基礎有兵馬,屬于實力型選手,劉岱是空降,兵馬都是臨時拼湊的,他和橋瑁若都是士族門閥之首袁氏一邊的,橋瑁顧忌同僚之誼自然尊劉岱為上官,但劉岱若是脫離了袁紹,那就等于是脫離了橋瑁的陣營…… 那劉岱的刺史之位便坐不穩了。 “父親高瞻遠矚,看事透徹,孩兒受教了。” 劉表擺了擺手,道:“汝不曾在雒陽入仕,也不曾見過這些人,不曉個中關系也情有可原,日后閑暇時,為父將這些朝中士族門閥之事盡告知于你,你便心中有數了。” …… 放棄了邀請劉岱和劉寵的計劃,荊州方面開始整備兵馬。 因為這次出兵,劉琦深刻的體會到了做一場遠征的軍事行動,實在是比他想象中的要復雜太多。 上一次平定張虎和陳生,那都是小打小鬧,一戰可定的事情而已,并不算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但這次不一樣,勞師遠征橫跨數地,這當中牽扯的事情可就很復雜了。 兵馬……劉琦麾下有,戰將……他也有,裝備也足夠。 最重要的是糧食。 出兵遠征,最耗費的就是軍糧與軍餉,在本土時,士兵耗費的糧食基數并不是很大。 可一旦遠征,不但出征的士兵要用糧,包括征調給前線士卒運糧的民夫也要用糧,因征調民夫而耽誤的田地產量也會隨之減少…… 里外里一算就知道,打仗時間越長,庫府敖倉就越貧瘠。 南郡的倉敖眼下還算是充盈,但并不帶表這糧食會一直夠用。 誰知道這一次出兵的時間要用多久? 而且有些事情還得提前做好準備。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