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劉琦心中再度感慨……這是真浪。 若是在沒穿越到漢朝前,說古代女子做出這樣暗中撩漢的舉動,劉琦絕對不信。 畢竟在他的印象里,封建社會要求女人講究三從四德,婚禮大事要由父母做主等等,對女人行為和規范應該是有很嚴格的要求。 但穿越到漢朝這幾年,劉琦慢慢發現,自己原先有些孤陋寡聞了。 漢朝的女人,特別是望族和貴族出身的女人,在這個時代還是比較有自主權力的。 漢朝望族的女人生活質量,社會地位,受教育水平和思想水平上,在劉琦看來相對較高,應該是比未來的朝代要高。 首先一點,就是漢朝有女子被封侯的情況。 如劉邦封兄伯妻為陰安侯,奚涓之母為魯侯,另有中國古代第一女神相許負為雌亭侯。 呂后當政期間,蕭何夫人為酂侯,樊噲妻呂媭為臨光侯。 漢文帝時,賜諸侯王女邑各二千戶。 漢武帝也曾經尊王皇后母臧氏為平原君,這在今后的朝代中幾乎成為絕唱。 除了明末的秦良玉,問題還是死后被追封的。 由于在這時代程朱理學沒有大行其道,漢朝女子改嫁成風,此改嫁是指夫君不用死她也可以再嫁。漢文帝之母薄姬、漢武帝之母王姬都是再嫁之身,堂而皇之的做國母,無人以為異,而漢相陳平的妻子,嫁給陳平時已經是五婚了。 漢代婦女和丈夫過不下去也可以主動“求去”,即主動解除婚姻關系。朱買臣的妻子因其家貧,在他四十歲時請求離異;外黃富人女已婚,為求賢夫,離婚嫁給張耳。 追尋自主婚姻的女人也大有人在,時有孟光三十不嫁,父母問其故,女曰‘欲得賢如梁伯鸞者’。 孫堅欲娶吳夫人為妻之時,吳家人也不同意,言孫堅“嫌奸輕狡,將拒焉”,夫人卻以身相許,并表示“如有不遇,命也”,最終吳氏家族還是遵從了吳氏之愿。 有基于此,蔡覓的行為,倒也不算是獨樹一幟。 劉琦被蔡覓撩了,掃了她一眼,看到了她眼眸中的渴望,心中開始盤算。 要不要回應一下呢? 略作思慮,劉琦打定主意,且先涼她一次。 當下,便見劉琦并沒有什么特殊的表現,只是端起酒爵,仰起頭一飲而盡。 “多謝阿姐。”劉表將酒爵放回到那侍女所端的托盤上,沒有再看蔡覓。 蔡覓心中大感失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