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初平元年五月二十七,蒯越與龐季二人受劉琦和蔡瑁所托,單騎入襄陽去說降張虎和陳生。 張虎和陳生二人本就是以江夏賊的身份投靠荊州宗族,無根無萍,在得知荊州五十五家宗族被平定之后,驚慌失措,每日夜不能寐,生怕劉氏的兵鋒會逼進襄陽,取他二人首級。 龐季和蒯越入城之后,對二人說以厲害,龐季同時還對他們二人表示了蔡瑁的誠意,言只要有蔡瑁在,便可保他們二人性命無憂,且獻城之后依舊可任原職,日后若能建功,還可給予更大的重用。 龐季話里話外說的人都是蔡瑁,反倒是將劉氏的作用刻意減弱了不少。 張虎和陳生當初本來就是奔著大宗族貝氏和張氏來的襄陽,對于襄陽宗族,他們在內心還是有一定信賴感的。 見蔡瑁給出許諾,二人當場便表示愿意歸順。 龐季和蒯越回返宜城復命。 聽了二人的講述勸降的過程,蔡瑁很是滿意,可劉琦卻不答應。 劉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不可讓二人這般悄無聲息的歸順,一定要讓他們大張旗鼓的開城獻降,要讓襄陽的百姓們親眼看到!讓二賊當著襄陽百姓的面,親自引官軍入城,一則以示誠信,二則彰顯嚴君之威。” 蔡瑁聞言不由皺起了眉頭:“大公子,張虎和陳生已經投降,又何必要這般折辱他們?未免太過了。” 劉琦對蔡瑁解釋道:“蔡將軍誤會了,琦此舉絕非是侮辱,只是想在嚴君上任之前,為他老人家在襄陽爭一爭顏面,立一立威勢。” 蔡瑁聞言一愣……為劉表爭顏面? “這算什么爭法?” 劉琦耐心地為他解釋道:“嚴君任荊州刺史,雖是朝廷敕封,但我劉氏在荊州并無根基,亦無威望,前番以雷霆之威平定三大家族,襄陽百姓大多也覺得是蔡蒯兩氏手筆,所以受降張虎和陳生二賊,說什么也得弄的大些,給嚴君爭些威名。” 蔡瑁這才恍然,暗道看不出這小子還蠻孝順的,居然想借用荊州受降的事給劉表賺取聲望? 可惜,你爭來爭去,也不過是給蔡某爭名爭利而已。 蒯越在一旁做和事佬道:“公子之言,合乎常理,咱們在南郡鬧將了一番,卻無一樣功績可以歸于府君,眼下襄陽這件事,說什么也得給府君爭爭面子。” 有蒯越替劉琦說話,蔡瑁也不好反對,隨即道:“只是劉府君不在此處,公子打算如何行事?” 劉琦笑道:“受降之前,可卓張虎和陳生將襄陽四門大開,允許城內百姓出城入城,商旅亦可持路引做買賣,恢復襄陽城的正常商貿流通,待受降當日,吾等立嚴君之纛旗,在城外人流交匯處受降張虎和陳生,既合乎常理又不顯做作,既彰顯嚴君之威,又可振奮三軍士氣,不知公等以為如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