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是為了一個縣城的軍司馬,還至于如此? “哼!”劉磐不屑的哼了一聲。 黃忠和劉琦都聽到了劉磐發出的異響,但都沒有搭理他。 劉琦問黃忠道:“既得漢升相助,那在下有些事便直說了?!? 黃忠點了點頭,一邊下令在校場內操練的兵士們休息,一邊帶劉琦走向校場的邊上。 劉琦四處看看,見附近沒有什么閑雜之人,低聲道:“劉府君得朝廷恩賜,受封荊州刺史,然荊楚之地卻有大患,猶如沸鍋一般,誰跳進來便能將誰煮死,劉府君雖有整頓七郡之志,然身邊盡為掣肘,,漢升乃南陽人,又在荊楚從軍多年,不知可有良策相助府君? 黃忠笑呵呵地道:“荊州七郡,依黃某看,有兩個禍患,不知公子說的是哪一個?” 劉琦沒有想到黃忠會把荊州的禍患歸為兩個,隨道:“愿聞其詳。” 黃忠的思路很是清晰:“某在南陽多年,知曉眼下的荊楚有兩大禍患,一是荊州內有宗賊遍地,占土地募私兵,為禍甚深;二是外有袁術和孫堅如同虎狼,謀害上任刺史和南陽郡守,他們早就視同荊州如囊中之物,有鯨吞之志,其禍不小?!? 劉琦贊賞的看著黃忠,心中暗道果然不愧有五虎之名。 為將者不僅要精通武事,善于練兵,還要對時局有一定的敏銳感觀,且有一定的大局觀,能看看清時勢變化,才能被稱之為大將之才。 劉琦向黃忠垂詢:“那敢問漢升,這一內一外兩大禍患,如何應對?” 黃忠呵呵一笑,道:“黃某不過一武夫爾,這內憂外患的大事,只能看清,卻無甚良策,不過以黃某觀之,若不能平定宗族之禍,府君便無法在荊州立足,更休談驅逐袁術孫堅之流,當下需先定宗族才是首要大事。” 劉琦點了點頭,道:“黃司馬之言,確是出自肺腑,此事我會稟報府君,屆時還請黃司馬助府君一臂之力。” 黃忠拱手道:“府君和掾史若有動作,黃某愿為先驅,萬死不辭?!? 劉琦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有漢升這句話,此事便好辦了,回頭若遇大事,我在暗中派人知會你?!? 黃忠沉思了片刻,忽然又提醒道:“眼下掾史若是有事,還需派心腹來通知給黃某為好,不可輕信旁人,不然恐惹出事端。” 劉琦苦惱地嘆了口氣,瞅了一眼劉磐,道:“我來荊州,除了這位堂兄外,便再無心腹之人了,堂兄還需時刻在我身邊,以防有事。” 黃忠沉思了一下,突然道:“黃某倒是有一人,可以引薦給掾史,只是不知掾史信得過黃某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