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13章 嫁禍-《穿越農家錦鯉小福女徐福寶》


    第(3/3)頁

    “如今,此賊已經逃出宮外,諸位愛卿,有什么建言嗎?”

    永平帝開口,目光卻是落在宗人府宗令譽王的臉上。

    譽王被永平帝盯著,只能主動開口,道:“圣上,臣以為,既然確定了刺客來路,那就該將這刺客九族誅滅!”

    “倭人,化外之民,前來我大唐求學,卻不知感恩。臣以為,此國當滅,其族當亡!”

    “倭人遠離大唐,居于海外小島,我大唐要如何才能滅之?”

    永平帝聽了譽王的一番話,很是滿意。在知道殺手是倭人的那一刻,他就有了要滅亡倭人的心思。

    你殺我母,我滅你族。

    但作為皇帝,永平帝還是要身后名的,這滅族的話語,絕對不能從他的嘴里說出來,必須得讓別人來說,而這人,將是罵名的背負者。

    而誰是背負罵名的最合適的人呢?

    思來想去,永平帝就瞄上了譽王。

    為什么是譽王?

    理由有二!

    其一,譽王乃是宗人府的宗令,在大唐的地位,僅次于永平帝,甚至于很多的訓隊和皇族之人,對譽王的恐懼還在他之上。

    這意味著,譽王若是動了不改有的心思,還真的是有可能成事。

    其二,譽王的份量夠重。

    一般的人說出這些話,份量不夠,很容易就被那些愛惜羽毛的御史言官給堵回去。

    可是譽王就不同了。

    作為宗人府宗令,在大唐的地位僅次于皇帝,皇帝需要愛惜名聲和臉面,可是譽王在很多的時候,就不需要擔心這些。

    “圣上,譽王所言不妥!”

    得!

    一如永平帝所擔心的,在譽王說出滅國亡族的言語后,立刻有御史蹦了出來。

    “冤有頭,債有主!”

    “就算太后是倭人所害,可就因為這個,便要興滅國之戰,臣以為此舉有失仁義,還請圣上三思而行!”

    “圣上,還請三思!”

    有一個御史開口,便有更多的御史跟隨。

    這朝堂之上,若說什么人最讓人不喜,最是難纏,那絕對是這一群御史。這些人中,或許有人是真心在為朝廷,為江山社稷著想,但更多的人,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為了他們的名聲,他們別說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們還能為了彈劾而彈劾。

    他們彈劾朝堂上的高官,并非是為了匡扶正義,純粹是為了向上爬,為了謀取名聲,為了能讓自己迅速名傳天下。

    偏偏很多時候,這些御史很容易就能占據道德的制高點。

    為此,永平帝是真的超級瞧不上這些御史。

    但是他也明白,他不可能把這些御史都給開革了。

    這些御史的確是討厭,但沒有了御史震懾朝堂上的這些文臣武將,單靠皇帝自己,根本不可能掌控這些文臣武將。

    畢竟,一個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

    皇帝要怎么掌控朝堂?

    一句話來講,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要讓朝堂上的這些人斗起來,鶴蚌相爭,漁翁才能得利。

    “圣上,臣以為,此事非得滅國亡族!”

    譽王被永平帝盯上,只道自己不能半途而廢。

    別看他是宗人府宗令,但在這大唐,皇帝才是真正掌控一切的人。他這個宗人府的宗令,只要皇帝一道旨意,就能成為過去式。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譽王其實是胸無大志的。

    他對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都很滿意,并不想進一步。當然,譽王也沒想后退,他就想保持現在的位置,一輩子富貴平安地走到盡頭。

    “倭人受我大唐恩惠,但他們不知感恩!”

    “還有,倭人,彈丸之國,居然敢謀刺我大唐太后,若是不加嚴懲,這四方的小國,誰還會將我大唐當回事?”

    “自古有言,蠻夷之輩,畏威不畏德!”

    “大唐立國百年,對周圍的番邦小國太過仁慈,而今,我大唐是該亮一亮鋒刃了。”

    “前些時日,那北境山里的野人都敢侵入我大唐疆域,殺掠我大唐子民。”

    譽王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目光兇狠地望向那些御史,“你們,書生之見,為了所謂的仁義,受我大唐百姓供養,卻不思為我大唐百姓著想,你們,食君之祿,不能分君之憂,捫心自問,你們就不覺得羞愧么?”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山县| 甘谷县| 霍州市| 崇明县| 类乌齐县| 龙门县| 广宁县| 耒阳市| 兰州市| 石渠县| 五峰| 赤水市| 轮台县| 阜新市| 赞皇县| 洛川县| 绵阳市| 开江县| 唐河县| 璧山县| 报价| 盐城市| 砚山县| 张家川| 宜章县| 靖江市| 恩施市| 鞍山市| 浏阳市| 静安区| 婺源县| 延边| 汽车| 宁国市| 阿拉善右旗| 郯城县| 舟山市| 三都| 苍山县| 手机|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