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起這事,就不得不說李世民的混蛋了,他就是因為皇帝允許李元吉代替自己帶著天策府的眾將北征,自己害怕失去了兵權以后就被宰了,所以才發動了玄武門。 等到玄武門成功以后這貨就一心的撲在了成為太子,讓李淵遜位上面了,完全忘記了羅藝還帶著好幾萬的大軍在烏城抵抗突厥呢,然后徑州被圍,突厥南下直逼長安,讓剛剛登基有些志得意滿的李世民簽下了渭水盟約。 要知道這個渭水之盟,本不應該出現的,這個盟約的出現完全是因為李世民自己鬧出來的,然后李世民為了讓世人忘記這件事是自己的失誤,就將這件事坑在了宜州道天節將軍羅藝的身上,污了他一個起兵造反,而且宜州道天節將軍羅藝是在涇州道天紀將軍張瑾的地盤徑州造的反,而不是在自己的幽州造反,這完全可以說是李世民為了自己的英明神武,就政治陷害一位有著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軍,并將他直接的坑殺了。 而且這位大將軍還是以忠義著稱的羅藝,要知道在楊廣被殺的時候,天下間的隋朝舊將里面只有羅藝為他發喪。 估計這一點也是他被坑殺的原因了,羅藝做的太忠義了,忠義到了其他人都沒臉面的程度,要知道大家其實都是隋朝的舊人,但是在大家都沒有發喪的時候,都沒有問題的,但是你羅藝放喪了,其他人沒做這就讓大家都沒臉了,所以在除了羅藝的時候,大家是什么話都沒有說。 之后就是李世民不動聲色的一一除了天策眾將了,比如張亮和侯君集這些人,不光如此,天策眾將在玄武門之后就幾乎沒有什么出場的機會了,之后一直被李世民重用的就是李靖和李績了。 反正在這一點上李世民做的挺操旦的,倒不是說這兩位不能用,而是這種吃完就甩的做法挺操旦的。 不過現在李世民是沒有這個機會了,而且天策府的人在知道李世民皇位無望的情況下,就不知道還有多少人會繼續投靠他了,畢竟這些人全都是權力動物的。 這些人可是說不上什么忠心的,要知道這些人在之前在李世民政爭失敗的時候,他們全都被安排出去了,不少人還都到了李建成的手下,當時這些人可都是沒有什么留戀的,要不是李世民決定發動政變奪位給了他們更大的誘惑,天策府那個時候就分裂了。 再看現在突厥南下,大唐能帶兵的不是不在,就是不適合,所以大家都是挺心焦的,李唐皇室成員現在都不能帶兵出征,因為誰知道這些人會不會奪位呢? 雖然李唐皇室的兩位大將李道忠和李孝恭都表示了自己不會奪位,但是要知道之前李世民還表示過要擁護自己的哥哥呢,這種話酒桌上聽聽就算了,誰要真信了,誰就是傻逼,皇權前面父子兄弟都是可以反目成仇的,保證有個屁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