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家真不愧是千年世家,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奇行種家族就是奇行種家族,這明明都已經自我分裂了,沒想到依舊這么奇葩。 王陽明,王艮,這可都是王家的人,一個在儒教里面開宗立派,另一個直接的另起爐灶,要不是滿清入關之后,大力的打擊心學,弘揚理學,這儒教還真是就被王家人直接的掀臺子了,千年基礎建立的儒教,被人一朝打殘,這還是在朱明打壓下做到了事,這王家人邪了門了! 尤其是王艮,這貨可是灶丁出身,在學習前大字都不識幾個,有七歲受書鄉塾,貧不能竟學的事流傳下來,到了十九歲隨父外出經商,在山東拜謁孔廟時,得到很大啟發,認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學而至也”。 然后這貨用了十幾年時間自學成了大儒,這他娘的是什么人呀,這種人要是放到春秋戰國時代是不會覺得,諸子亦人也,我亦人也,諸子百家可學而至也,然后自己開出一個百家出來? 要是把晚明的亂象和這個時期思想界的動蕩聯系起來,也可以說明末亂世和泰州學派分不開的,雖然不想承認,但是東林黨可以算是心學的直接繼承人的。 東林黨三君之一的鄒元標,年輕時師從胡直,而胡直年輕時拜王陽明弟子歐陽德和羅洪先為師,發揚了王門心學。 但是到了后來,東林先生顧憲成重修東林書院的時候,明確表示了十分明確地宣布他是講程朱理學的,主張知識分子要回歸儒家道統、敢于直面現實、干預政治、關注民生,這一切都是正本清源,還儒家理學正統地位,摒棄王陽明虛夸學風。 也就是說東林內部也是大分裂的,前期的東林是心學門人,后期的東林是理學門人。 再加上陽明心學,到了晚明,已成流弊:造就了文人的不良學風——厭惡平淡,追求新奇,結果腹空而心高。 這一切加在一起就形成了東林黨的奇葩形態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