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科技文明-《我的1982》
第(2/3)頁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古代的中國,如果有人要寫一本書的話,就得把整個竹林砍倒才夠書寫材料之用,一本書需要一片竹林,那要是十本書的話,那得需要多少的竹林。
這種書籍又怎么能夠在人群當中傳開?
那個時候,一個官員日常所要批閱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可以說是把那些公文從地上搬到桌子上,然后再重復這些動作,每天都需要重復很多次。
在歐洲也同樣,生產一本圣經需要300多張羊皮,正是因為這些個原因,這些東西無法擔負起記載文明和傳承文明的歷史重任。
千百年來,人類背負著這一希望在文明與知識的黑暗中艱難的前行,直到紙張的橫空出世,這才算是把禁錮人類文明的枷鎖打碎,文明與知識的雪花在一夜之間飄落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還可以這樣來講,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為另一場偉大的革命--文藝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是科學、文學、藝術的高漲,其目的是為了適應新興資產階級在文化上的利益和要求,使人類的知識能夠更快更好的發展。
然而,在中世紀的歐洲,禁欲主義和宗教主義統治一切,神學和經院學壟斷文化領域,整個歐洲都處于中世紀的黑暗之中.根本原因是由于書寫材料和印刷術的限制,文化信息的傳播極其困難,人民處于蒙昧之中而甘受統治.。
并非人民不愿接近科學知識、學習科學知識,而是沒有機會,就好像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生產一本羊皮制的需要300張羊皮,價格之昂貴是普通民眾所無法想象和接受的。
因為這樣的一種情況,所以,那個時候,只有極少數的僧侶才能讀書寫字,才能受高等教育,平民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同樣文藝復興在這時也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直到有了中國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之后,才為文藝復興提供了物質的可能性.
在這之后,中國人發明了瓷器,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文化間的交流,中國逐漸被譽為“絲國”,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中國又開始以“瓷國”享譽于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湖南省|
凉山|
和田市|
西乌珠穆沁旗|
金秀|
资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临夏县|
宜阳县|
五峰|
台前县|
新竹县|
晋中市|
郯城县|
中方县|
桐梓县|
肃北|
磐石市|
阳朔县|
错那县|
大同市|
德清县|
庆云县|
明光市|
新密市|
陆丰市|
安顺市|
高邑县|
寿阳县|
富源县|
黄冈市|
安溪县|
香河县|
新平|
兴文县|
咸宁市|
佛学|
威宁|
紫金县|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