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做粉條-《我的1982》
第(1/3)頁
董國忠和梁國富臉上的肉興奮跳動起來,仿佛綻放著的狗尾巴花。
他們兩個人一直就和李忠信說,希望李忠信能夠找到一些合適的出路,讓村子里面的人動起來,哪怕村里的人苦點累點也沒有什么。
他們在這個時候就相信李忠信,因為李忠信的的確確給他們村里面的人們帶來了實惠。
村子里面的人的生活好了,董國忠和梁國富在竹板屯的威望大大增加,無論到村里什么地方,大家都會發自內心地樂呵呵地和他打招呼。
到過節的時候,村子里面的大部分村民都會自發地拿著家里面僅有的好東西,到他們兩個人的家里面看望他們,讓董國忠和梁國富有一種要為村民肝腦涂地的感覺。
李忠信一說要搞粉條加工,他們心中頓時興奮得不得了,只要李忠信提出來了項目,那他們村子當中就會有無數人收益。
粉條制作最好的地區是SD,而制作出來的粉條最有名的則是龍口(黃縣)。
后世的時候,只要是提到粉條,大多數的人都會想到龍口這個地方。闖關東到東北這邊來的人當中,大部分都是SD,而SD人當中,黃縣的人最多。
李忠信的姑父一家就都是黃縣人,因為黃縣人會過日子知道節省,而且肯干,東北這邊最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很多都是黃縣人。
李忠信后世是做度假村餐飲的,在四十歲多的時候和朋友到江城下面的農場釣魚,朋友領著李忠信在農場的老式粉條工坊參觀,想要讓他在餐飲中賣那種老式的手工粉條。因為時間過去的不是很長,哪怕是他重生以后,都還能夠記憶猶新。
制作粉條的大方向,已經制作粉條的工藝流程李忠信都會,但是,真正落到實際操作上,李忠信卻是沒有辦法。
不光是因為李忠信年幼,而且一直喜歡隱藏在幕后,還有就是李忠信真的沒有親手加工過。
加工粉條的設備并不需要太好,但是制作粉條的地方必須要大,從土豆出粉一直到粉條全部制好,不光需要很大的地方來工作,還需要很大的場地進行晾曬。
竹板屯這邊的小學場地極大,而且竹板屯曾經的小學因為學生少合并到了市里,已經空了出來,正好作為粉條廠的廠址,只要是董國忠和梁國富那邊聯系的土豆到位,立刻就能夠開始研制粉條。
八十年代初期制作粉條是沒有什么機器的,幾乎就是純手工制作。制作粉條子的流程和工藝都很簡單,只不過很多人都不屑做這個。
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那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時候,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了,但是,人們心中依舊對做生意感覺到害怕,生怕什么時候政策一變,到頭來白干了不說,甚至還有牢獄之災。
越是歲數大的人,越不讓自家的孩子去做什么生意,更不讓他們和那些做生意的人接觸。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塘县|
大安市|
固始县|
齐齐哈尔市|
阿拉尔市|
新邵县|
乌海市|
大冶市|
阿拉尔市|
印江|
定兴县|
郎溪县|
沈丘县|
宣汉县|
丰原市|
托克逊县|
张北县|
萍乡市|
茂名市|
平塘县|
甘泉县|
富源县|
沙洋县|
上高县|
兰考县|
开化县|
夏邑县|
栾城县|
红河县|
三门县|
汝州市|
冀州市|
田林县|
桐乡市|
和田县|
黔西县|
齐齐哈尔市|
姚安县|
集安市|
玛多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