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水里放風箏-《我的1982》
第(2/3)頁
王波和董志國兩個人放下手中袋子以后,便按照李忠信所說開始拽網。
李忠信則在兩個人的身后纏漁網線,看著江里面這個時候能夠出多少魚。
漁網剛一露頭的時候,李忠信就看到漁網上面白花花的全部都是魚,沒有出水的部分,更是能夠看到大片的魚在水中翻花的樣子,他知道,這一次成功了。
第一網出的魚很多,光摘魚就摘了一個小時,能裝一百八十斤黃豆的那種大麻袋,足足裝了大半下,李忠信估摸著,各種魚加起來最起碼也得有個五六十斤。
兩千年以后,松花江里面的魚資源已經十分稀少,李忠信覺得,后世一網下去,和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任何的可比性。
按照現在魚的這個密度,一天打兩網就能夠收獲至少一百斤以上,這打上來的魚可都是沒有本錢的,無本的買賣必須要做好。
這第一腳邁出去了,后面的計劃就可以照常實施了。
李忠信看到江邊看不見人,他告訴王波和董志國兩個人把麻袋扎好放到出魚的這個位置,讓他們兩個人跟著他再下一網。
放風箏板子打魚這個事情早晚是要交給王波的,李忠信準備第二網的時候就把王波教會,畢竟他是學生,還要回學校上課。
王波和董志國緊緊跟在李忠信的身后,他們眼中盡是迷茫之色。
王波和董志國生活在松花江邊快二十年了,見過釣魚的,見過在船上撒網捕魚的,也見過在江邊扔陷網的,可是,董志國和王波卻是沒有見到過李忠信的這種打魚方式。
董志國和王波怎么也是想不通,那個被李忠信稱之為風箏板子的東西,怎么就能夠和人一般在江水中向江中心游動,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這個事情他們兩個人接受不了,打魚的數量更讓他們無法接受。
那一網下去,大魚小魚都算上,足足有五六十斤,要不是他們兩個人干活麻利,光摘漁網上的魚就會用上很多時間。
董志國和王波兩個人也在江里弄過魚,可是,最多的時候也就是弄幾個帶悶刺的罐頭瓶子悶魚(用廢舊的自行車里胎剪成三角形狀在罐頭瓶子外面用繩子勒緊,向罐頭瓶口內一翻面,就做成了悶刺)。
Ps小時候悶過魚的都知道,悶刺放到罐頭瓶子里面,魚進去就出不來。
兩個人到江邊悶一次魚,頂多也就弄上來個半斤多小魚,就夠他們兩個人用大醬悶一頓的。
李忠信的這種打魚方式一網就弄出來好幾十斤魚,真的把王波和董志國兩個人嚇到了。
用風箏板子帶動掛網捕魚這個事情,李忠信是在后世在度假村時候看到江邊的非職業漁民玩的。
喜愛釣魚的李忠信看到這個掛網一網能夠打到幾斤的魚,遠比他釣魚來的快,心念一動學來的。
累死李忠信也不會想到,他重生之后想到的第一個生計居然是這樣的一個東西。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挨著松花江,有著方便的條件要是不做這個事情,李忠信覺得他是做不到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都县|
蒙阴县|
垫江县|
阳新县|
水城县|
肥东县|
应城市|
宝应县|
定结县|
城口县|
庆阳市|
万源市|
上饶县|
自贡市|
涿鹿县|
保康县|
大化|
安达市|
呼和浩特市|
文昌市|
侯马市|
龙岩市|
兴义市|
新巴尔虎右旗|
永川市|
天全县|
余干县|
宝清县|
尚志市|
东乡|
神池县|
松江区|
昭苏县|
鄢陵县|
梅河口市|
福海县|
繁昌县|
曲水县|
横山县|
门源|
崇左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