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58章 三國演義-《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1/3)頁

    能在令牌上刻上龍紋的,整個大明那么多衙門中只有錦衣衛一家。

    孫盛這才明白原來朝廷并非全無作為,將錦衣衛的人安插在知府衙門,至少證明掌握著洛陽城里的一舉一動。

    只是孫盛有一點一直疑惑不解,那就是既然當今天子已經知道福王作亂,為什么一直不派兵鎮壓,任由福王在洛陽及其周邊胡作非為。

    不止是福王,還有臨近的周王、潞王,弄得整個河南行省北部人心惶惶,各地官府也仿佛都集體啞了火兒般,對藩王的動作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本來孫盛還一直都在強忍著疑惑,直到剛才同知劉文正因不肯同流合污而遭到福王羈押,孫盛是再也忍不住,他實在不想做個糊涂鬼。

    “此是圣意,孫大人還是不要多問了,知道的多了并不好。”王通判十分平靜的道。

    這些日子,最忙的還不是各地藩王,而是隱藏在暗處負責收集、傳遞消息的錦衣衛,這些人或許是路邊叫賣的小販,或許是官府里的低級官員,他們的眼睛無處不在。

    但并非所有的錦衣衛都有權節制官員,尤其孫盛這樣的知府,正四品的官職已經算是地方上的高官。

    錦衣衛的令牌分好幾種,普通的金絲楠制的令牌,一般由小旗、總旗官提領,可要求知縣一級的官員對某個案件予以配合,再往上則是銀制的龍紋令,在特殊時期可節制正四品以下地方官員。

    但龍紋令即使在錦衣衛中,也僅有為數不多的千戶才配擁有,孫盛之所以稱王通判為王千戶,就是這個原因。

    錦衣衛指揮使手里擁有一枚金制的龍紋令,雖然絕大多部分人沒見過,但據傳,在特殊時期,譬如戰時,即便是各省布政使司的布政使,見了這枚令牌也得聽命。

    當然,錦衣衛指揮使也用不到這玩意兒,指揮使本人的力量可比布政使大多了。

    “本官為朝廷命官,自認為官以來從未對不起朝廷,難道本官連知情權都沒資格嗎?”孫盛喝了不少酒,似乎有些激動。

    孫盛是個犟脾氣的人,說白了寧折不彎的那種,如今整日里與福王府的人阿諛逢迎,使他的內心十分煎熬,再加上眼睜睜看著手下幾個同仁相繼被福王羈押,孫盛心里更是憤懣。

    “唉!罷了罷了!”孫盛見王通判并不言語,長嘆了一口氣朝著知府衙門走去。

    “孫大人只需記得,朝廷的網已經撒下,任何人不得退縮,為中興大明計。”王通判望著孫盛佝僂的背影,還是沒忍心,便提醒了一句道。

    錦衣衛的制度極嚴,沒有上頭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泄露消息,哪怕是自己的婆娘孩子。

    但王通判在知府衙門也有些日子了,他知道孫盛是個什么樣的人,典型的死忠書呆子,將孫盛這樣的人始終蒙在鼓里,會比殺了他還難受。

    對于陛下布置的大網,王通判也只知道很小的一部分,譬如韓指揮使將他安插在洛陽府,他只知道任務是穩住洛陽及其周邊官府的官員,在甄別清他們的忠心后,讓這些官員曲意逢迎。

    韓山河甚至都沒交代為什么這么做,但這段時間王通判也多少有點想明白了,陛下這么干,多半是為了減少藩王動亂對百姓的影響。

    畢竟各地官員的投效,意味著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成了藩王的,藩王沒有理由對這些百姓下手。

    左良玉進入河南府之所以集結大批衛所兵無人過問,也是這個原因。

    王通判負責的僅僅是洛陽府及其周邊官府官員,軍隊系統則由另外的人負責聯絡協調,各系統分派的人獨自向錦衣衛指揮使韓山河負責,所以王通判并不知曉更多的事情。

    王通判對上頭的命令也頗為擔憂,這樣任憑各地藩王腐化收買當地官員,朝廷就不擔心玩脫了嗎?

    但這并不是王通判應該考慮的問題.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力市| 射洪县| 沙河市| 安阳县| 上蔡县| 敖汉旗| 白玉县| 金门县| 原平市| 西乌珠穆沁旗| 南华县| 安溪县| 松潘县| 仙游县| 浦城县| 遂昌县| 安化县| 佛坪县| 宁陵县| 金堂县| 丹阳市| 江永县| 康马县| 绩溪县| 株洲县| 延吉市| 常宁市| 海宁市| 嵊州市| 桦川县| 甘南县| 平潭县| 翁牛特旗| 宁都县| 定南县| 丰镇市| 梧州市| 黄冈市| 周宁县| 东丽区| 甘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