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王通判-《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2/3)頁
“王爺,在下看這些兵……”
“是覺得這些兵很豪放嗎?呵呵,本王也覺得這才是上過戰場的人應有的氣魄。”
方學坤本來想說這些兵看起來與那些侍衛兵好像是一路貨色,但話還沒說完就被朱常洵打斷,朱常洵如今就好像帶了有色眼鏡,一直在眼皮子底下的侍衛兵早就看膩了,他覺得這些兵可比那群侍衛兵強多了。
“唉,王爺,按照約定的日期,時間可是不多了。”方學坤嘆了口氣道。
好在方學坤也并不指望王府的這一萬來人打硬仗,方學坤只得轉移了話題道。
“嗯,孔府那邊有什么消息沒?”方學坤覺得時間不夠用,準備不夠充分,可朱常洵卻總覺的時間過得慢,他等那一天等的太久了。
“回殿下,孔府昨日著人傳信,一切按照計劃行事,并無任何變數。”方學坤道。
“邊鎮那邊呢?”朱常洵說到邊鎮少有的慎重。
想打入京城只靠他手里的步兵是不成的,朱常洵再是夸大,也知道起事的關鍵還得靠外力。
“尤總兵答應只要王爺一聲令下,便可揮師東進,至于曹總兵,似乎還在猶豫。”方學坤如實道。
“再派人去送些銀子,告訴曹文昭,只要歸順本王,事成之后,本王晉封他為國公。”朱常洵瞇著眼睛道。
朱常洵是萬歷皇帝最疼愛的皇子,但卻因為國本之爭錯失皇位,萬歷皇帝為了彌補他,給了他無數的錢糧土地,朱常洵從不擔心錢不夠起事用,他一直認為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而尤世威和曹文昭是朱常洵重點拉攏的對象,尤世威世代鎮守邊鎮延綏,手里握著一萬兩千邊軍,曹文昭手里的兵力甚至比尤世威還多,朱常洵之所以拉攏他們二人也是有原因的。
這問題還要歸結在孫傳庭和盧象升頭上,自去歲起崇禎皇帝突然下詔,將孫盧二人先后提了總督之職,還令這二人大舉招兵,一副十分寵信的樣子。
盧象升還好些,先前總算有些帶兵經驗,可孫傳庭算哪根蔥?崇禎皇帝將此二人越級晉升為總督,這讓各路為朝廷鎮守邊鎮的總兵怎么想?
尤其是曹文昭,帶兵剿賊時是總兵,在山陜、河南、湖廣剿寇好幾年,回去仍舊是個總兵,他們心里能平衡嗎?
朱常洵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先后獲得了尤世威和曹文昭的暗中歸附,只不過曹文昭這人胃口實在有點大,朱常洵都送了三次銀子了,仍舊不肯給個準信兒。
現在距離約定起事的日子已經不多了,朱常洵不得不給曹文昭個大甜頭。
歷朝歷代公爵都是武將最高的榮譽,除了開國功臣外,鮮少有人能直接晉爵國公。
原因也很簡單,晉爵為國公后,倘若這人再立功,就不好封賞了,再往上升可就是王了,可大明三百年向來沒有活著的異姓王。
朱常洵之所以先前猶豫,是因為他給尤世威許下的是侯爵,倘若給了曹文昭公爵,他又擔心尤世威心中有怨不好好出力,但現在他也等不了那么多了。
“是,臣遵命,如此,那曹文昭定當效忠于殿下。”方學坤笑著領命道。
雖然確實封的有點高,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一切的一切都得先能坐上那個位子才行,否則說再多都沒用,方學坤對曹文昭的能力還是很看重的,起碼比左良玉要強上數倍。
方學坤覺得,進軍京城侍衛兵指望不上,左良玉也頂多打個順風仗,真正能沖鋒陷陣攻城略地的,還得看邊軍。
朱常洵與方學坤等幾個謀士你一句說一句的聊著日后的計劃,與朱常洵隔了十幾步的另一桌酒席上,一群洛陽府官員也在推杯換盞。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柳州市|
佛坪县|
萍乡市|
莎车县|
泌阳县|
文化|
梁平县|
苏尼特右旗|
图木舒克市|
岳阳市|
怀来县|
松原市|
郸城县|
巴青县|
察哈|
彰武县|
宁安市|
樟树市|
全南县|
宿州市|
长丰县|
建德市|
和林格尔县|
南京市|
疏附县|
莱阳市|
青海省|
武川县|
天柱县|
卢湾区|
临高县|
崇明县|
浠水县|
绥棱县|
横峰县|
乐业县|
延安市|
柳江县|
个旧市|
东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