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0章 秦兵、天雄軍、白桿兵-《晚明之我若為皇》


    第(1/3)頁

    何止是草率,簡直是胡來!

    剛才的所有任命幾乎全是越級提拔,這在有明以來都是極為罕見的。

    大明官員尤其講究資歷,一個官員從寒窗苦讀到秀才、舉人、進士及第,而后進翰林院或者成為庶吉士,下放到地方任正七品縣令,而后根據政績一級一級往上升,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九的官員都是這個流程。

    即便是有人越級升遷,也基本都是中低級官員,而且還會被其他官員瞧不起甚至產生矛盾。

    譬如真實的歷史上,楊嗣昌就是這么個被越級提拔過的高級官員,造成的結果就是朝中不少人看不上眼。

    他針對農民軍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之策本來是十分有效的,如實執行的話基本上李自成、張獻忠就得玩完,奈何盧象升、曹文詔手握兵權的將官都與之不合,導致后來兵敗自殺,如此可見越級提拔的弊端。

    其實相比其他幾條,這還是小問題,騰驤四衛營改組入駐內城、天雄軍入京擴編、孫傳庭組建新軍、秦良玉越三級總督三省,也擴編。

    銀子呢?糧食呢?武器裝備呢?

    陛下該不是不知道養兵、練兵有多費銀子吧?

    以邊軍為例,一名步軍月餉銀是一兩二錢銀子加半石大米,一套盔甲外加戰刀需要六兩,如果是工部打造則需十兩。

    按朝廷折價一石大米一兩銀子(實際上物價很貴,經常一石大米需要一兩多銀子,尤其是北方大災,糧價更是離譜),盔甲戰刀算作用四年,折合下來養一個步兵一年至少需要二十九兩。

    騎兵就更貴了,月餉銀一兩五錢加半石大米,盔甲按照步兵價格來算,戰馬達多從宣府大同購入十五兩一匹,內地軍馬消耗的標配是一天一束十斤的草,兩三升豆,一年需要三百六十束草,十石豆,戰馬頂多用三四年,折損率很高。

    養一個騎兵一年就需要餉銀十八兩加軍馬折耗十八兩,再加上盔甲戰刀,至少需要四十兩。

    粗略算下來一萬步軍一年共需二十九萬兩,一萬騎兵共需四十萬兩。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德县| 宜阳县| 新民市| 盖州市| 阿合奇县| 扎囊县| 公安县| 五寨县| 栾川县| 冕宁县| 安泽县| 枞阳县| 马关县| 汽车| 平远县| 项城市| 静宁县| 龙南县| 马龙县| 道真| 中牟县| 三台县| 永善县| 宁强县| 新源县| 阿克苏市| 北流市| 保康县| 龙海市| 抚顺市| 海门市| 广丰县| 正蓝旗| 南和县| 峨眉山市| 肥西县| 寿阳县| 长顺县| 衢州市| 镇平县| 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