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美國的這段日子里,夏帆一直沒怎么關注國內的消息。 期間,他也只是委托工作室將早已經錄制完畢的《年少有為》發布一下。 夏帆甚至連個人微博都交給了王雅麗打理,讓她在合適的時間里宣傳一下新歌。 這首單曲宣傳方面的經費定的是300萬,加上歌曲本身質量尚可,從上線后一直穩居各大音樂排行榜前列。 決定一首歌曲能否大紅大紫,不僅僅看歌曲本身的質量,還有宣傳費用上的投入額度,當然最重要的是否能夠引起共鳴。 《年少有為》這一首歌,的確讓不少有過感情挫折的人從心底里引起了共鳴。 “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 懂得什么是珍貴 那些美夢 沒給你我一生有愧” 副歌部分的歌詞,如魔性一般在許多人的腦子里不斷循環播放。 這首新歌成績固然喜人,但另一首歌的成績也大大出乎夏帆的意料。 在去美國前,他寫過一首名為《涼涼》的歌賣給了一位新晉的人氣女歌手張碧辰。 她算是夏帆這次計劃里的金曲合作人。 坦誠地講,這也是一首有些華夏風味道的歌曲,但畢竟和夏帆之前的《青花瓷》、《煙花易冷》這種質量的歌曲比不了,可也是水準之下的上佳作品。 “它的成績竟然壓過了《年少有為》?” 夏帆對于這樣的結果,是有些出乎意料的。 首先,張碧辰本身的人氣和他有不少差距,甚至和陳詩穎、張雪涵相比,都大為不如。 《涼涼》這首歌曲在原時空雖然熱度尚可,但談不上多經典,哪怕演唱者是陳詩穎,或者張雪涵,它本身的熱度,都很難蓋過《年少有為》。 后者更容易引起共鳴,算是華語樂壇那幾年僅有的幾首現象級的歌曲。 而歌曲的熱度,有時候和演唱者息息相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