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他看來,銷量這玩意不是不重要,相反也挺重要的,不過當它達到某一個數值時,就已經足夠了。 音樂平臺上的單曲,一般是6成虧損,3成收支平衡,只有1成能夠盈利。 但歌曲的賺錢模式真不是靠網絡銷售。 不少流量明星的單曲能賺錢,但會被業內人士調侃為割韭菜;相反,有些很火的金曲,在網絡平臺的銷量很一般,甚至虧損嚴重,但在線下賺的錢足夠別墅靠海。 夏帆這邊最關心的是傳唱度和點播量,至于銷售額只要達到虧損和盈利的臨界點就行。 “也許那些媒體喜歡抄造,拿我作品的銷量去對比那些頂流明星的,可這能比嗎?”夏帆緩緩放下手機,侃侃而談。 “也是。”黎燕姿有些恍然,“你走大眾路線,沒必要和那些頂流去比較,誰的粉絲更能氪金。” 人家粉絲可是成千上萬的買,真比不了! “等下企鵝音樂會對你有一個專訪,你先準備下。”黎燕姿又補了一句。 夏帆點點頭:“好。” …… 一小時后,夏帆借著《青花瓷》的熱度,接受了企鵝音樂的專訪。 然后,他發現對方一直在給自己挖坑。 采訪內容基本圍繞“《青花瓷》”和“華夏年度金曲獎”展開,但企鵝音樂有意識地引導夏帆去“抨擊”金曲獎。 “《青花瓷》太經典了。”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里。” “華夏風無法逾越的巔峰之作!” 夏老師真是詩一樣的才華等等…… 企鵝音樂夸了他這么多,然后又故意讓夏帆發表下沒能獲獎的感言。 還有為什么沒能獲獎? 是組委會的問題,還是您的問題? 企鵝音樂更是有意識地提起在6月舉辦的企鵝年度金曲獎,但是夏帆可是大獲豐收。 如“最佳新人”,“最佳作詞歌曲”,以及“年度最佳作詞人”,還有他寫給陳詩穎的那首《愛的供養》,拿到了最佳影視主題曲。 雖然在年度最佳歌曲上,《七里香》輸給了《大碗面條》,可后者的銷量實實在在擺在那里,夏帆也沒啥好質疑。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