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關于你的角色,其實……”陳世誠撓了撓頭發,“其實有點難設置。” “是因為年齡的關系嗎?” “對,原計劃這部戲里的三個男主都是30歲左右的年紀。他們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但都在燕京生活、工作,當然還有他們感情上的經歷。” “我現在21歲,如果要演30歲的男子的確有點難度,但這也不矢為一個不錯的挑戰。” “其實這幾天我一直在改劇本……”陳士城說到此處,特意解釋道,“我并不是不相信你演不好30歲的男人,只是想保險起見,降低風險因素。” 他是時代娛樂的藝人,而這部戲公司也是最大的投資者,而他自己也投了部分錢。 一開始的時候,公司說可以讓陳世誠自己找演員,但在劇本快敲定時,又突然將夏帆塞了進來。 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新人原創歌手。 兄弟,你不好好唱歌,還跟我們演戲的來搶飯碗。 公司的要求他無法拒絕,只能在角色上做調整。 “明白,陳導,只是不知道劇本怎么改?” “比如適當降低你在劇中的年齡,從30歲改成25歲左右。不過原來的人物設計得全部推翻。” “25歲左右……”夏帆在心里默念了一遍。 作為一個沒有多少演戲經驗的新人,如果把角色年齡從30歲調整到25歲,顯而易見他遇到的難度也會降低不少。 如果他心大點,硬著頭皮去演一個30歲的男子,就像40多歲女藝人演10余歲少女,搞不好會被群嘲。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分析,對于一個有演技的藝人而言,十歲的年齡跨度并不大。 陳世誠看夏帆在猶豫,便接著說:“你原定的角色,是一個在燕京北漂了將近10年的打工族,沒房沒車也沒戶口,談了幾年的女朋友看不到未來,選了一個本地小伙。” “這樣的角色,如果你信心駕馭住,我就不改劇本了。” 陳世誠果斷將皮球踢給了夏帆。 果然是一只精明的老狐貍,如果屆時自己的演技被群嘲了,他完全可以甩鍋給夏帆和公司。 坦誠地講,夏帆挺想嘗試這個角色。30歲的北漂打工族,不正是他前世的真實寫照。只不過他當時混的城市在魔都罷了。 “這畢竟是陳老師導演的第一部電視劇,我本人也不希望在里面拉后腿吧。我就提個建議吧,在《燕京愛情故事》里的,我的角色可以設置成一個北漂的十八線歌手,在這個城市拼搏,這樣的角色我應該能夠做到很好的帶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