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價值觀,婚姻觀重塑也沒什么不好的嘛,長生種的生活方式,不一定非要和短命種一樣啊。” 陳長安聳了聳肩,對關寇說道:“只能活一個夏天的蟬,從鉆出土里之后就忙著找同類交配,產卵,繁衍后代,然后死亡。” “壽命較長的藍鯨,幾年才會生育一次孩子。” “人類其實也有這種趨勢,古代的人十四歲就可以結婚生子了,但是到了現在,越來越多人三十歲之后才會結婚生子。” “這種趨勢的出現,本身就是隨著人均壽命的提高而演變的。” “如果以后人均壽命可以提高到160歲,就算是玩到五六十歲再生孩子,甚至一百歲之后再成家安穩下來,也不是什么問題啊。” “看起來好像每年的生育率會下降,但是人均壽命增加后,本來就不需要那么高的生育率了啊,生那么多也養不起啊。” “如果以后人類的年齡增加到幾千歲,一兩千年才會有一代新生兒,那都不稀奇!” “這是必須要適應的事情啊,不可能人均年齡越來越久,還每年都維持著很高的生育率吧,那遲早有一天地球都會被塞滿的!” “范立山的想法看似有道理,但是其實大半部分都是不對的。” “他也就是鉆牛角尖了,要是和團隊的研究員討論討論,也不至于干出這種傻事來。” 范立山的想法其實是很正常的,但是卻不是正確的。 因為他是站在一個短命種的角度,來考慮長生種們的生活。 這就像是問乞丐,皇帝一天三餐吃什么一樣。 乞丐能知道嗎? 讓他猜,也猜不到啊! 因為沒經歷過,根本不了解。 范立山又怎么知道長生種的社會是什么樣子,會發展成什么樣呢? 這就像是夏蟬還無法理解人類為什么不忙著交配,而是在慵懶的乘涼。 沒準還在心里嘲笑人類,不怕種族滅絕嗎? 他完全是杞人憂天了。 古人很早就留下了很有哲學的一句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