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除了功能性的測試之外,常橙還為蘇英浩準備了很多細化的測試。 包括書寫文字、模擬翻樹葉、撿拾細小的物品、模擬進食、擺放物品、挪動空的盛物罐、挪動重的盛物罐等等一系列日常中經常會做的動作。 蘇英浩都完美的完成了這些測試,并且用時和雙手健全人的測試用時基本差不多,并沒有任何輸于普通人的地方! 隨著測試的一步步深入,蘇英浩也越來越適應了這只仿生義肢,甚至在心里已經漸漸忘記了自己戴著的是假肢,心理狀態已經完全恢復到了手臂截肢之前的狀態。 他和仿生義肢之間的聯系自然也因此越來越緊密,越來越得心應手。 因為仿生義肢中使用的人造肌肉是能存儲能量的,所以在人造神經的控制下,是可以做出一些本能反應的。 比如突然有東西砸向蘇英浩的臉龐,他手臂會條件反射的擋在臉前,同時仿生手上的五根手指也會做出反應,握緊雙拳,肌肉緊繃。 這一切都是出自神經的本能反應,蘇英浩大腦都還沒反應過來,手臂就會做出這些動作,而不是他想要這么做了,手臂才這么做! 這種直接越過大腦指令直接做出本能反應和判斷的動作,只有真正的人體神經系統可以做到! 任何公司和組織設計或者研發中的義肢產品,根本別想觸及這一仿生技術的禁區! 但是,陳長安能!瑞康醫療能! 人造神經,在仿生義肢中搭建出了一個完整的手臂神經系統!足夠讓仿生義肢模擬出任何神經本能反應! 這,才是瑞康的仿生義肢最牛逼的地方,當一雙人造的手臂,擁有與人體原裝手臂完全一樣的功能后,真真假假還有那么重要嗎? 實際上除了食物以外大多數人造的物品在發展到巔峰時,功能上都要優于天然的! 最主要是因為人造材料的均一性很容易去控制! 每個人的手臂功能其實都不一樣,這個世界上沒有兩雙完全一模一樣的手,每個人的手靈活性、力量程度、粗細長短都是不一樣的。 并不是每個人的手都能很靈活,很多需要手上功夫的運動或者工作,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勝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