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改名為瑞康能源的清陶能源在獲得注資之后,就在朱思平的指揮下,開始不惜一切代價的將600Wh/kg能量密度的固態電池進行商業化。 不過李云彤的機械工程團隊速度更快,只不過用了兩個月,就設計出了一套通用機械外骨骼平臺。 在特殊合金以及符合人體工程學的仿生四肢都已經研究透了的情況下,只不過稍微改了改動力結構,以及添加了一塊背部核心后,一張初定型的一代外骨骼設計圖就出爐了。 在設計稿定型之后,李云彤趁熱打鐵,利用義體生產基地花費了近千億美元建設的全新機械生產線,開始生產第一代測試款。 陳長安花費了千億美元研發和鋪設的全新工業生產線終于發揮了應該有的作用,一塊塊特殊合金被丟進了熔爐中,再被各種工業設備制造成一個個精密的零件,再通過數控機械臂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零部件。 左腿支架、右腿支架、背部核心、頭盔、手部支架、各種傳感器、以及和頭盔連接的計算機系統,各個模塊通過不同的生產線分成數千個小零件生產出來,再組裝成一套完整的外骨骼成品。 只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設計圖上的通用外骨骼平臺,就被完整不差的生產了出來,從圖紙走向了現實。 這放在兩年前,根本是陳長安不敢想的事情! 曾幾何時,瑞康的生產中心連生產個呼吸機都需要數百家零件供應商通力合作,才可以生產出來。 現在如此精密甚至富有未來感的機械外骨骼,從設計到生產,只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從圖紙變為成品。 這一千億花的值! 哪怕是波音和空客的生產線,也不見得能比瑞康的生產線更精密和先進,雖然他們的生產線可能更加龐大,畢竟是造飛機的。 但是論自動化和精密度,陳長安花費千億美元和數千研究員、工程師設計研發的這條生產線,絲毫不弱半分,甚至更加先進,畢竟波音的生產線已經用了很多年了,有不少技術都落后了。 現在義體研發生產基地這邊的工業生產能力,可以說是冠絕全球! 在仿生機械制造領域,義體研發生產基地絕對是世界第一的水平,甚至第二名連瑞康的背影都看不到。 陳長安之所以能在短短幾年間打造出如此先進的生產線,無他,唯有錢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