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蒼云對師父撒了謊,他沒有去泉州,因為那里太遠了。 有師父在的地方,就有一種家的歸屬感,他一走遠路,就會想起師父來。 況且師父一生都沒有子嗣,老之將至,總得有個人送他走完最后一程吧。 所以,蒼云沒有走遠。 他和伍晴在朧泉山附近的一個小村落定居了下來,那里人煙罕至,男耕女織。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村民們天然而純樸。 伍晴養蠶,織布。他在村子里,用師父教他的手藝搭臺唱戲。 一到晚上,前來聽戲的人就會圍著一圈又一圈。 小孩們總是會看著那活靈活現的人偶,連連稱奇。 村子里的人雖稱不上熱情,但也不排外。 蒼云和伍晴搭建木屋的時候,鄰里出了不少力。 或許,人心向暖,在這亂世之中,人也會抱團取暖吧。 蒼云依稀記得從私塾里學來的一句話“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亂世之中有佳人相伴,他很滿足了。 只是有時候,他會回劇院看上一眼,混在人群中聽聽戲,給唱戲的班子些許賞錢,遠遠地看那個老人一眼,然后悄悄離開。 離開的時候,總是要小心翼翼,像做賊一樣。 這份感覺讓他說不出地落寞。 蒼云害怕師父突然叫住他,更害怕自己聽到師父的聲音后,落荒而逃的樣子。 而事實上,有很多次,老人就隔著幕布,靜靜看著他。 正如伍晴從人海中來,站在人群里聽他唱《金鱗記》時,他隔著幕布看著伍晴一樣。 他奔跑的樣子,側身躲避人群的樣子,都和老人記憶中一樣。 “阿云,我給你做了件新衣裳,快換上吧!你之前的那件衣服都破得不成樣子了。” 伍晴將床單晾在了鄰居特意為她留出來的地方,笑著對蒼云說道。 “破了也沒啥,補補還能穿。” 蒼云驀然想起了師父,他最常穿的那件褪了色的青色馬褂,打了不少補丁。 “今天是七夕節嘛,不一樣的。” 伍晴笑著脫下蒼云的外套,為他換上了一件嶄新的秋裝。 “今天是七夕節啊!” 蒼云恍然大悟,私塾里教書的老先生一本正經地講著七夕節來歷的樣子,仿佛還歷歷在目。 七夕節的本質是乞巧活動,即女子秀針線活的節日。 織女是心靈手巧的編織女神,古代的女紅主要就是針線編織,女生們在七夕希望以織女為榜樣,祈求乞巧女神賜予她無雙的智慧。 從自然節氣來講,七月初七接近立秋,是著手換季的時節,女人們便開始在這個時候準備秋冬服裝。 “是啊,七夕節?!? 伍晴挽著蒼云的胳膊,依偎在在門前,看著滿天星斗。 夜間微涼,門前的小河在月色下靜靜流淌,銀星墜入了河床。 蒼云換了新衣,輕搖著小扇,為伍晴驅趕蚊蟲。 風柔柔地,伍晴瞇著眼,想在他懷中入眠。 《金鱗記》里張珍和鯉魚在一起后,生活應當也是如此。 村落中,家家戶戶都亮起了白色的燭光,女人和老人們坐在門前閑聊著,拿著竹扇驅蚊。 在田里勞作了一整天的男人們,回家的路上披星戴月,陶淵明大概是很能體會這種感覺的。 毛孩子們追逐著螢火蟲,在巷子里竄來竄去,時不時傳來大人們的呵斥聲。 遠遠的地方能聽見犬吠,田野里的瓜果散發出甜蜜的香氣。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伍晴仰起臉,看著天空中隔著銀河兩岸的雙星,詩意興起。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椗??!? 蒼云突然有些慶幸,當初在私塾里,教他古詩詞的老先生還算和藹,比教他珠算的臭老九要和善許多。 師父在小時候告訴他,人死去后,就會飛到天上變成星星。 蒼云偶爾會想啊,這璀璨的星河里,哪里能找到爸爸媽媽呢? “晴兒……” 蒼云看著星星,輕撫著妻子的頭發。 “嗯?” 伍晴側過臉,很是天真地看著他。 “沒什么,就是想叫下你?!? 蒼云微微一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那從人海中走來,發著光的女孩。 生日宴會上,穿著碎花洋裙,朱唇點絳的女孩。 現在的她,應當也化作了一顆星星,在夜空中孤獨地閃亮。 伍晴枕在他的胸膛上,一臉幸福。 她的笑,和他記憶里那個文靜羞怯的女孩一樣。 “以后別那么累了,多休息?!? 蒼云握住了妻子的手,她的手已經不復當初的光滑白嫩。 那本該執筆舞文弄墨的手,已經生了一層厚厚的繭。 “沒事的,我挺喜歡女紅的。” 伍晴嬌聲說著,明亮的眼眸充滿了靈氣,像未經人事的少女。 “鄰居家的阿嬸,女紅做的特別好,幫了我不少忙?!? “那到時候得好好感謝人家?!? …… 疫病,悄無聲息地到來。 “鄰居家的阿嬸病倒了,村子里的老郎中說她整個人都沒了生氣。” 伍晴有些擔憂地挽主了蒼云的胳膊。 第(1/3)頁